进入2015年以来,两市融资余额迭创历史新高。融资融券可以扩大交易额度,但是也放大了风险,那么需要注意点什么呢?
文|曲一魏颖捷
作为普通投资者,在对市场走向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需谨慎参与融资融券。
不少投资者在单边做多的盈利模式下,习惯满仓操作,一旦股价出现下跌或产生融资补仓的想法,这往往会加大市场波动对于投资者心态的影响。因而普通投资者在市场趋势明朗时,再考虑融资融券为宜,切忌盲目冲动。
杠杆效应放大风险
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可以扩大交易额度,利用较少资本来获取较大利润,这必然也放大了风险。
投资者将股票作为担保品进行融资时,既需要承担原有的股票价格变化带来的风险,又得承担新投资股票带来的风险,还得支付相应的利息或费用,如判断失误或操作不当,会加大亏损。
以融资交易为例。张先生以100万元的股票向券商融资50万元买入股票,这样就可以运用150万元的资产进行投资。当股价上涨10%时,他的投资收益为15万元(150×10%=15),同样,股价下跌10%时,损失也将变成15万元。考虑到其自有资产仅100万元,因此股价下跌10%,而张先生承担的亏损将被放大到15%(不计利息等费用)。
担保能力及限制交易风险
单只或全部证券被暂停融资或融券、投资者账户被暂停或取消融资或融券资格等,这些影响可能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
此外,投资者也可能面临由于自身维持担保比例低于融资融券合同约定的担保要求,且未能及时补充担保物,导致信用账户交易受到限制,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强制平仓风险
投资者在从事融资融券交易期间,如果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清偿债务,或上市证券价格波动,导致日终清算后维持担保比例低于警戒线,且不能按照约定追加担保物时,将面临担保物被证券公司强制平仓的风险,由此可能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