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潜逃加拿大经济犯罪嫌犯回国自首 涉案4000余万

党媒:令计划背后依附兄弟妻子一堆人

  反对腐败,党心民心所向,兴党兴国之举。

  1月13日上午,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反腐宣言。

  “开弓没有回头箭”、“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有党心民心作力量源泉,反腐败斗争必定胜利”……从总书记一句句掷地有声、振聋发聩的话语中,人们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感受到党中央清醒的认识、坚定的立场,感受到党中央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和必胜信心。

  传檄文而定万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回答了一系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思考、新要求、新举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以此为指导,以党心民心为指向,肩负兴党兴国重任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再展旌旗,用决战决胜的昂扬姿态开启了新的征程。

  “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对历史负责,算人心向背的大账

  “真反腐败才能兴党兴国。”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谈及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厚重有力,引人深思。

  毫无疑问,反对腐败、惩处腐败分子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然而,回顾历史,任何一个贪腐横行的时代,都是民族发展中最暗淡无光的时代。与严重的贪腐相伴的,一定还有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被攫取、被侵害,以及经济的动荡、风气的败坏、民族精神的颓废,“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注目现在,作为执政党,如果对自身存在的现实而又严峻的问题无动于衷,无所作为,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必然会亡党亡国,“当今世界上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啊”。

  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坚决不做“太平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胸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历史担当,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立场坚定、态度坚决,驰而不息改进作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4年,中央纪委对涉嫌违纪的中管干部已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审查的68人,其中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0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2万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2万人。

  再看看另一组数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入户调查显示,88.4%的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中国社会科学院问卷调查显示,91.5%的领导干部、87.8%的普通干部、84.8%的企业人员、75.8%的城乡居民对反腐败表示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

  让我们再听听群众的心声:“现在党中央办的事情,就是老百姓心里想的。”“中央是腐败分子的克星、人民群众的福星,党和国家更加充满希望。”

  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得罪”违纪违法干部,赢得的是党心民心,换来的是13亿人民的满意和支持。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坚决反对腐败,党中央着眼的正是“人心向背”这个大账。1月3日,新华社播发的述评,记载了习近平总书记谈及反腐时所说的一句话:“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正是认准了党心民心所向,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五次全会上旗帜鲜明地驳斥了社会上一些有关反腐败的奇谈怪论,态度坚决地提出“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彰显了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上坚强的政治定力。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铮铮有声: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在贪腐问题上,没有人能当“铁帽子王”;让那些想搞腐败的人断了念头、搞了腐败的人付出代价……鲜明而坚决的态度,破灭了腐败分子希图松一口气的幻想,有力震慑了想腐败者的贪念;更积极回应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反腐败再接再厉的期盼,提振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

  方向引领行动,决心决定成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释放的信号再明确不过,在反腐败的问题上,党中央的决心丝毫不会动摇,惩治这一手始终不会软,越往后只会执纪越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与此相呼应,1月16日,即五次全会闭幕仅两天后,就有“老虎”被擒的新战报传来:国家安全部副部长、党委委员马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霍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将是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奋力前行的写照。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准确研判形势,牢牢掌握反腐败斗争主动权

  从坚决查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到以严的态度、严的措施狠抓纠正“四风”问题;从巡视利剑高悬、形成持续震慑,到加强国际追逃追赃、阻断腐败分子逃避罪责的后路;从努力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到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巩固发展全党动手一起抓反腐的局面。刚刚过去的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压和深入态势。

  我们党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特别是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大老虎”被打落,以“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党内没有特殊党员”的原则坚守,让人们看到了党中央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体会到了我们党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更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我们党已步入重塑政治生态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社会正迎来清气上扬、浊气下降的发展新境界。

  在国内外都对我们党反腐败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予以点赞的时候,党中央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败形势的精辟阐述和科学判断醍醐灌顶、令人警醒。

  谋事先审势。冷静、科学、准确的形势判断,是掌握反腐败斗争主动权的前提。这种形势判断,不是随便说出来的,而是在两年来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中,在真刀实枪反腐败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从严峻性上看,近年来腐败现象趋于严重,区域性腐败、系统性腐败、家族式腐败、塌方式腐败等不断发生。山西的塌方式腐败触目惊心,国家发改委、石油系统的腐败让人瞠目结舌。一个令计划,背后依附着兄弟、妻子、弟媳等一堆人的利益,真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查处一个牵出一窝。

  特别是在反腐败斗争高压下,有些人仍然不收敛、不收手,还在顶风作案、我行我素。如谭力在中央巡视组已经进驻海南时,还肆无忌惮与老板们打高尔夫球;韩先聪在中央纪委对他宣布立案调查决定的当天,手机信息还显示其中午晚上各有一次饭局。

  从复杂性上讲,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共存,体制外和体制内挂钩,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同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形成了“共腐关系圈”。更严重的是,有些人搞官商勾结、上下勾连,腐败问题和政治问题相互渗透,严重危害党的领导,污染政治生态,动摇党的执政之基。

  审势而后动。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方针由此而明确:坚守阵地,巩固成果,深化扩展。工作重点由此而确定:严肃责任追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常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把反腐利剑举起来,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创新。这些基于准确形势判断基础上的部署和要求,既是任务部署,也是工作方法,既是工作要求,也是实现路径,针对性、指导性非常强,用与会代表的话来形容:“这就是做好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牛鼻子’。”

  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败是一场必须赢的较量,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松懈和停顿,要求我们必须主动自觉、全力以赴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形成强大震慑,坚决防止不正之风反弹回潮,坚决把腐败现象蔓延势头遏制住。

  “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在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五次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的新闻稿中,有人敏锐地捕捉到,不到3000字的稿子,言及“规矩”的词语达到16次之多,中央对纪律和规矩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从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政治纪律、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组织纪律,再到此次全会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侧重点一脉相承、指向明确,核心就是加强纪律建设,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始终保持和坚决维护的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强调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规律认识的深化。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强化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党的团结统一靠什么?除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严密的组织体系、党员的高度自觉,还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相较于纪律,党内规矩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包括党纪国法又不限于此,既有明文规定的也有不成文的,但均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尤其是总书记所重点强调的“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尽管没有白纸黑字明文列出,但它们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依据、团结统一的重要支撑。因此,“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更全面、更高的要求。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没有一个不是在违法之前首先违纪的。而违纪,就意味着没有遵守规矩。周永康、徐才厚等腐败案件中,均涉及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默许纵容亲属身边人敛财,这都是肆意践踏规矩尤其是政治规矩的行为。可以说,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发端于破坏党内规矩,同时又破坏了政治生态。着眼于反腐败形势任务,强调守纪律、讲规矩,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可谓正当其时。

  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也是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迫切需要。不敢腐和不能腐,注重的是外在约束;不想腐,强调党员干部的自觉性。守纪律是底线,守规矩主要靠自觉。长期以来,有的党员干部养成一种惰性,什么工作和要求都要特别细化、特别具体,都要明文规定了,才可能去落实、去执行。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成文的党纪国法毕竟有限,但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花样不断翻新,若都要明文规定,本身无法穷尽,还会陷入文牍主义。怎么办?就是要守纪律、讲规矩,强调党员干部的自觉性。作为党员干部,都应该懂政治规矩,谁要是不懂,那就是政治上不合格。

  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前,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重点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阳奉阴违、自行其是;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培植亲信搞山头;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必须服从组织决定,绝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干涉工作、谋取私利。这五个“必须”,不仅是当下的工作要求,更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规矩。

  明制度于前,重威行于后。严守纪律、严明规矩,各级党组织必须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尤需带头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山西省的塌方式腐败、国家能源局的系统性腐败,无一不是重要岗位领导干部践踏规矩、“率先沦陷”。在守纪律、讲规矩上防止“破窗效应”,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须谨记,遵守规矩,就要规规矩矩。事实证明,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玩小聪明或抱着侥幸心理,最后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注定要摔大跟头。

  对于一个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严明纪律、严守规矩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只有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保证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步调、令行禁止,才能将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同样要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深刻把握规律,“不敢腐”与“不能腐”携手并进

  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五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做好“破”与“立”这两篇文章。

  不破不立,破中有立,破立并举。“破”与“立”辩证统一,恰如一对共进退的孪生姊妹。那么,在反腐败斗争这个领域,何为“破”、何为“立”?“打虎拍蝇”,打烂腐败分子根基腐朽的阵线是为破;建章立制,织密筑牢党内监督的制度笼子是为立。

  “破”,是“立”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不断加大巡视监督和纪律审查工作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随着一个个“歼灭战”坚决打响,一个个腐败分子翻身落马,形成了持续有效的震慑,强化了“不敢腐”的氛围,为反腐倡廉建章立制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有专家在解读五次全会精神时认为,同样是强调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如今和以往不一样:“有了‘不敢腐’的环境,着眼‘不能腐’的制度才能真正‘立’起来。”

  “立”,是“破”的目的。有“破”也需有“立”,管长远要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的“立”,才能延伸“破”的作用,巩固“破”的成果。从现实来看,产生腐败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一些体制机制仍存在漏洞。解决这些问题,仅靠雷霆暴雨般的“破”是无法完成的,需要依靠建设性地“立”才能解决。由此来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加强制度建设,成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的必然要求。

  “破”与“立”的辩证统一关系,还在于“破”可以为“立什么”定准靶向。反腐倡廉建章立制,重在务实管用,需要突出重点、针对时弊,有什么漏洞堵什么漏洞,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正是在“破”的过程中,通过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从体制机制上深入分析,才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比如,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受到的监督很少;用人风气不正,存在任人唯亲、卖官鬻爵现象;一些人凭借行政审批权设租寻租、以权谋私;官商勾结、利益输送,造成国有资产资源损失,等等。有了这些问题的总结归纳,“立什么”才能有的放矢。

  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在准确把脉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4个方面制度建设,勾画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反腐倡廉建章立制的“路线图”,要求发挥制度的作用,强化党内监督,用制度强化依规治党,用制度端正风气,用制度防止权力滥用,用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是从前车之鉴中总结出来的,是从问题导向中提炼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时效性。

  做好“破”与“立”这两篇文章,预示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步入“不敢腐”与“不能腐”携手并进、减少腐败存量与遏制腐败增量共同发展的新阶段。如火如荼、持续向纵深发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让人们相信,坚持破立并举,把制度落到实处、让监督如影随形,我们就一定能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反腐败是党心民心所向,真反腐败才能兴党兴国。面对历史的召唤、党和人民的重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自身监督,确保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成为党纪政纪的忠诚卫士,成为严惩腐败的钢铁拳头,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强力支撑。全党上下必须坚定信念,保持政治定力,坚守责任担当,踩着不变的步伐,把全会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实际行动推动反腐败斗争决战决胜。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必将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最终胜利。(师长青)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