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昆明5月26日电 题:后辈眼中的南侨机工:“三千余机工都是我们的爸爸”
新时社记者 杨凯淇
“再会吧,南洋,这是中华民族的存亡!再会吧,南洋,我们要去争取一线光明的希望……”在昆明盘龙区桃源社区,由南侨机工后裔演绎的一曲《告别南洋》将时间拉回76年前。
近日,记者跟随国务院侨办主办的第五期中央媒体“走基层·侨乡行”活动赴云南重走“南侨机工之路”,寻访南侨机工后裔。
南侨机工,是南洋华侨汽车司机及汽车修理技工回国服务团的简称。抗战期间,受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感召,3000余名爱国华侨从东南亚各国回到中国,参与滇缅公路国际援华战略物资的运输任务,当时面临疟疾、险路、日机轰炸等危险,共有1800余人献出生命。
“三千多位南侨机工都是我们的爸爸,他们都是好样的!”说到动情处,60岁的陈丽兰泪流满面,“作为后辈,我们感到骄傲,也希望让更多人知道爸爸们的故事。”
陈丽兰和数十位南侨机工后裔经常聚会,用朗诵、歌唱、舞台剧等方式“讲述”父辈的经历,大家还依照老照片“复刻”了当年南侨机工的制服。陈丽兰说,尽管大家的表演并不专业,但举手投足之中都透着父辈的“精气神儿”。
南侨机工孙文琳的三个女儿都参与了舞台剧《南侨机工——永远的丰碑》的表演。小女儿孙如英坦言,父亲去世后,三姐妹就只能在舞台上去用心体会父亲回国时的那种决心和感情。“台上的演员都是这场战争的亲历者或受害者,所以每次演到码头上父母送孩子、妻子送丈夫的场面时,大家都会哭成一片。”
孙如英告诉记者,她胸前佩戴的南侨机工纪念章图案是一名司机执掌着方向盘,象征着父辈在抢运物资时的英姿,她头戴的军帽上则收集了翁家贵、罗开瑚等多位南侨机工的亲笔签名,“对我来说这都是非常珍贵的纪念,要永久珍藏,正如父辈们爱国爱乡的感情,要一辈一辈传下去,不能断。”
数十公里外的昆明西山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前,南侨机工陈享的女儿陈爱琳连用了四个“很深”来形容父亲对祖国的感情,“我说不清楚,也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这份情意,但老人家一生都在教育子孙要爱国,要朴实、平凡地过好现在的和平日子。”
“现在有这么多人想着他,还来这里献花,可惜他看不到了。”站在众多鲜花簇拥中的纪念碑前,陈爱琳告诉记者,1989年昆明市政府在此树立纪念碑时,老父亲还曾亲眼见证了这一幕。如今虽故人已去,但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这段几乎被淹没的历史。
“我们要记住南侨机工对抗战作出的贡献。”在云南畹町,看守南侨机工纪念碑已有9年的叶晓东老人告诉记者,几乎每次有人到访,他都要重复这句话。他说,身为南侨机工后人,他希望将这段历史告诉更多的人,为历史正名。“用余生看守纪念碑是我唯一能做的事。”
其实,“南侨机工后人”这个特殊身份也曾为很多人带来烦恼,昆明南侨机工学会会长陈达娅就是其中一位。她坦言,自己在童年时期曾对父亲、对南侨机工都存在过误解,也正因如此,她很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年轻一代不再和自己一样走误读历史的弯路。
2000年,陈达娅在重走滇缅公路后写下了第一篇有关南侨机工的回忆性文章《揭开尘封的记忆》。十多年来,陈达娅与其他南侨机工后人一同编写了书籍《再会吧南洋》,推动海南建成南侨机工纪念碑,筹资编排大型合唱乐《南侨颂》等。
“纪念是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我们讲述南侨机工的历史,就是要提醒大家以史为鉴,不能忘记这些换回和平的代价。”陈达娅说。(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