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独家:海军潜水员逐舱搜寻幸存者现场(图)

独家:海军潜水员逐舱搜寻幸存者现场(图)

潜水员入水/于超摄

潜水员使用荧光棒标记已搜索舱室/于超摄

潜水员分析研究沉船结构图/于超摄

一名遇难者遗体被打捞出水/于超摄

  新时社网6月3日讯(特约记者于超、谭浩、记者贾磊)此次海军同时组织北海、东海、南海三个舰队防险救生力量参加救援。根据海军现场指挥所“不漏一人、不留死角、最大限度提高搜救效益”的要求,各大舰队潜水员以搜寻幸存者为重点,分区域同时逐舱搜寻排查。截至记者发稿,海军防救部队潜水员们已经陆续打捞出12名遇难者遗体。

  北海舰队某海上防险救生支队离事故现场最远。自接到任务后,从各部队遴选调配41名潜水员组成水下救援作业组,并针对任务需求,携带潜水作业装具及水下搜索、切割破障和潜水医疗等救援设备,边奔赴失事水域边制定救援方案边组织人员调试装备,于6月2日晚23时冒雨抵达失事水域。

  “东方之星”客轮整体翻扣在江面上,船底高出水面约2米,江水翻滚不断拍打着船体,再加上滂沱大雨,为水下潜水救援作业增加了很大难度。某防救支队第一批12名潜水员在作业现场一丝不苟的调试整理潜水装具。任务中,潜水分队人员叫响“共产党员下头水,关键时刻以命换命”的口号,纷纷请战下头水。

  在今年初创造全国330.2米饱和潜水纪录的该支队“英雄救捞中队”潜水员张恒银抢得头水。“开始下潜”,随着指挥员王鹤鹏副支队长一声令下,张恒银一个猛子从失事船底扎进江流湍急的失事水域。

  荧光棒标识搜索过舱室

  “水流1.5节,能见度约为10厘米,继续下潜”。张恒银探摸完沉船一层指定区域后没有出水,继续向二层摸排搜救。随着下潜深度增大,水流流速加快,在能见度几乎为零,暗流涌动,船舱结构复杂极易发生挂缠的情况下,潜水员冒着生命危险举步维艰地摸索前进,水声电话不时传来水下潜水员阵阵粗重的喘息声。

  该支队机动救生大队大队长边旭升告诉记者,根据海军现场指挥所要求,为不漏一人,不留死角,并最大限度提高搜救效益,各大舰队潜水员以搜寻幸存者为重点,分区域同时采取逐舱搜寻排查的作业方式进行搜救打捞。

  经过十余分钟的探摸,岸上指挥组的水声电话和图像声呐传来“发现一具遗体”。随着岸上保障人员慢慢拉紧缆绳,遇难者遗体逐渐露出水面。

  从早上5点35分张恒银下头水到今天中午,该支队潜水员共下了7个人,约9个小时,共摸排了30多个房间,搜寻打捞出5名遇难者遗体,并率先发现左舷扣翻一侧遇难者居多。搜寻打捞中,注重逐层逐房间搜寻,潜水员采用双缆绳打捞标记法,用荧光棒对搜索过的舱室进行标识,对进入较困难的进行破窗进入。

  该支队是海军唯一一支正师级防险救生支队,是国家8支应急救援队伍之一,担负全海军援潜救生任务,国家应急抢险任务以及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