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简称的“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当下重大的国际话题。除了经济、外交的解读,也可以从天下观角度对“一带一路”进行文化解读。从中国秦汉时期开始,逐渐成型的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当下“一带一路”成型的历史溯源与文化对接。而中国的天下观,不仅可以解释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也可以解释今“一带一路” 举措的出台及其发展走向。
中国的传统典籍《大学》中讲,治国之后的目标是平天下。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跻身全球第二位,并且按照创造“金砖四国”概念的美国高盛集团的推测,到2039年中国很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从国家来看,治国之路已然成型。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于是一个综合国力蒸蒸日上的中国,可以出台举措兼济天下了。“一带一路”的推出,亚投行的组建,都有这种情怀在内。
天下观,是中国文化重要的思想内核。同时天下观所涵盖的层面也是相当广泛的,既是文化理念,也是政治理念,还是地理观念。文化理念中的天下,民众本身构成了天下的根本与主体,或者说万民即是天下。而一个好的天下是所有民众集体福祉的实现,所以《礼记》中设想的人类理想社会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政治理念中的天下,天下是超越国家的。
这既体现在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体现在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所明确区分的亡国与亡天下之别。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讲,“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再从地理观念来看,天下是没有确切的地域边界的,如《中庸》所讲,“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那便是天下的范围,即凡是能够被人认知的地域范围都是天下。
不可否认,中国的天下观是一个杂糅的观念,看似难以进行现代逻辑上的条分缕析,但在天下观的视野之下,无论是对人际关系的认知还是对国际关系的认知,倡导的都是和平、向善、整体福利,或者用中国的传统语言来界定,天下观是民本主义的。这不同于1648年从欧洲开始确立的主权国家原则。主权原则是国本主义的,从创立伊始就将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权力政治理念、国家利益意识暗藏于主权原则之中。
当然,在今天主权原则的政治合法性至高无上的情况之下,没有人能否认主权原则的有效性,也没有人能简单便捷地寻找到突破主权原则的途径,但在国际政治的实践中仍可以推出和平、向善、有利于整体福利的举措。“一带一路”就可以看成是这种举措之一。
以天下观来审视“一带一路”的思想文化内涵,一些之前的疑问便也不再成为疑问。比如,“一带一路”沿线包括哪些国家这个问题,我们为何一定要确定明确的地域划分与国家指涉呢?尽管如今的“一带一路”战略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和推动的,但是其指涉则在天下而非国家。因而愿意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一带一路”的参与者,都在“一带一路”的地理涵盖范围之内。再比如,“一带一路”是否有强权色彩?这一点显然是否定的。
在中国人思维中的“平天下”,不是以硬实力打天下,而是以软实力融合天下。所谓“平”,也是讲将个体之力贡献于天下,强调的是主观上的良性作为。在天下之下,万民也好,万国也好,如何才是最好的相处方式呢?按照中国人一以贯之的想法,无非三个字——“和为贵”。
这三个字最早出自《论语》,按照宋朝大儒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诠释,将“和”解释为“从容不迫”之意,从容不迫是从自然法则出发得出的人类社会法则,因而强调的不是你争我夺的霸权政治与权力对比,而是各司其职、各尽其力,达至于社会和谐。因而,“一带一路”最终的指向是一种融合性的全球化,是民本的而非国本的。
当然,国家的资源禀赋、领土面积、人口数量千差万别,因而大国小国之分永恒存在。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强调“和平崛起”。后来发现和平崛起的“崛起”二字似有超越其他国家之上的比较意味,因而官方开始淡化“和平崛起”的提法,而提“和平发展”。中国的文化思维中从来都认为称霸行为即便得以实现也是相当短暂的,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政府,相对于天下来是微不足道的。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