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遗传给股市的创富胎记
作者:李宇嘉
从创富和追求速富的角度看,无疑现今的股市已经远远地将楼市甩出几条街以外了
这是个看脸的年代,曾几何时,房地产“颜值”爆表,但如果与现在的股市相比,不仅已成昨日黄花和没落的贵族,而且在“颜值”上也远远不及股市。楼市最火的时候,房价10年翻了10倍,但如今的股市,有些股票几个月内就能翻10倍。而且,要买套房子,光首付就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很多人连楼市的门槛都跨不过去。从创富和追求“速富”的角度看,无疑现今的股市已经远远地将楼市甩出几条街以外了。
哪怕不炒股的人,通过媒体和熟人口中,也听过资本市场的传奇、股市造福的神话,最诱惑的就是身边某某人在股市上赚了多少钱,轻松买了套豪宅,实现了财务自由,现在正周游世界和享受生活呢!毫无疑问,炒股似乎比其他任何一份拿薪水的工作来钱都快。赚钱的故事不断吸引着更多人进入股市。据证监会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2月、3月、4月,新增A股账户和投资者数分别为197.16万户、97.13万人,111.71万户、54.50万人,486.49万户、241.27万人和1290.30万户、497.53万人,股民跑步入场的速度极为惊人。
想想人家守着电脑上的K线图轻轻松松就能赚那么多钱,自己还起早贪黑地赚那点辛苦的工资,买个房子还要四处筹借首付款、每个月被“月供”压得喘不过气来。因此,不能再把股市创富神话当作类似明星八卦的饭后谈资了,必须要抓住千载难逢的“创富”机会,即便不能实现珠宝店的财富自由,实现超市的财务自由也是不错的结局啊!
80后靠楼市创富、90后靠股市创富,这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个观点。虽然不甚严谨,但笔者认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楼市火爆的那十几年,但凡买了房的人,特别是买了几套房的人,现在不仅享受到了资产增值收益,而且与那些没有买房的人在经济地位上,或将永久性地拉开了差距。
普通工薪阶层的人感受就更加明显了。同样两个同事或街坊,一个人买了房,而另外一个人没有买房,尽管前一个借了银行的钱,甚至有的以超出自己支付能力“咬牙”买房,但二者此后的经济地位,甚至社会地位,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买了房的人现在或者换了套更大的、或者月供很轻松;没有买房的人现在或者买不起了,或者在房价翻了几倍后才买,而且每天起来都要为占工资绝大部分的月供而焦虑。
对于没有买房的人来说,他感觉非常不公平,自己哪里也不比已经买房的他差,为何就在“买房与否”这样一个偶然的事件上拉开了差距呢?这样的故事,在很多80后、90后,甚至部分70后的人身上上演过。当千载难逢的大牛市来临时,很多人认为,因为过于胆小,才错过了在楼市创富的机会,才与那些并不比自己强到哪里去的人在经济地位上、财务自由度上,拉开了差距。
因此,勤劳致富的游戏规则可能变化了,抓住机会胜过勤奋,绝对不能再错过这一波千载难逢的股市创富机会了。已经买了房人,也希望借助这一波大牛市真正实现财务自由。因此,无论是此前楼市长牛,还是互联网的牛气,或是当下火热的股市,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培育或强化了弥漫于这个时代的一种心态,那就是创富心态,甚至是追求“一夜速富”的心态。
警示风险作用不大,因为“我要创富、我要速富”,你不能挡我,挡我就是挡我财路。只要不犯法,追求创富的任何方式都无可厚非,但整个社会如果被类似于“中500万彩票”式的不劳而获创富气氛所武装,这就极其危险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项伟大的国家战略。但在民间,创业和创新的艰辛和煎熬、高失败率(超过80%)并没有被深刻地认识和体会,反而造富的工具却大街小巷都传开了。
通过股市创富的人永远是少数,绝大多数投资者可能将成为“韭菜”。大多数股民属于初次创业、没有经历过上一次股市大跌。牛短熊长是中国股市的胎记,当股市进入漫漫熊途,糟糕的不仅仅是损失了金钱,更是创业的信心和方向,这对创业氛围的培育来说百害无一利。
(作者供职于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