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网香港5月16日电(记者张雅诗 王欣)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最新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香港综合经济竞争力13年来首次失落桂冠,被深圳超越,由榜首退居第二。香港各界普遍认为,欠缺创新科技人才、社会内耗持续等原因,均导致香港竞争力下降。
5月15日在北京发布的这本蓝皮书提到,香港的社会矛盾,包括去年发生的非法“占中”、访港内地旅客受到滋扰,以及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分配问题等,削弱了香港的竞争力。
特区立法会议员黄定光向媒体表示,目前香港出现内耗,没有将时间投放在经济发展上,很多议题都被政治化。他认为,特区政府需重新考虑香港的经济道路,在金融、贸易及物流等支柱产业以外,发展更多其他产业,使经济结构更稳固。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吴永嘉认为,深圳与香港在经济竞争力上,可谓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香港这些年花了很多时间在政治上争论,尤其是基础建设的实施一直拖延。
“基建是拉动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元素。有基建,不但可以促进就业和消费,也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他说,香港新界东北发展被搁置、港珠澳大桥建设被拖延、甚至连国家的高铁都接不到轨,这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此外,租金太高、人工成本高都是令香港竞争力下降的原因。
蓝皮书也提及香港应进一步发展创新科技。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主任陈文鸿表示,香港所缺乏的人才和科研,都是对竞争力十分重要的元素,加上香港原本的产业逐渐萎缩,只靠金融业这一“老本”支撑着,却又忽略创新,他预计深圳的经济总量会在5年内超越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则认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金融业便是香港的优势和特色。
吴永嘉认同说,香港在营商环境的自由度上,始终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如果可以解决政治争论,将目光多点投向经济发展、民生发展等议题,相信香港始终都是一个适合营商的地方。
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表示,香港在各方面的确仍有提高竞争力的空间。他坦言,目前香港土地资源昂贵,不利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香港应检视人才培训和鼓励创意。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