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1959年初冬的那场灾难,成了当年幸存下来的信阳人挥之不去的噩梦,这场梦在记忆长河五十多年的流淌涤荡中,并没有像泥沙那样沉淀下来,而是愈发上下翻腾,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信阳人都揪肠扯肺,肝胆欲裂,欲语还休,欲罢不能。
2012年春,《信阳周刊》开始连载《中国作家》2011年11月纪实专号刊发的《代价——信阳事件沉思录》(以下简称《代价》)一文,一时间信阳人憋在心底以久的千言万语都被勾起,张向持这个陌生的名字也成了信阳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人们纷纷为他的勇敢行为而叫好,为他的秉笔直书而欢呼,为他的独特视角而赞叹,为他的深遂思考而折服!
2015年3月,喜讯从北京传来,中央有关部门正式批准了《圣殿——1959-1961:信阳大饥荒沉思录》(以下简称《圣殿》,《代价》只是该书的主体部门)一书的公开出版。《信阳周刊》刊发这个消息后,就像一块压在几百万信阳人心头五十多年的石头瞬间被搬开,埋藏心底多年的苦难和感动瞬间被唤醒,张向持这个名字也再次被人们反复提起。尤其是《圣殿》一书将在信阳举办全国首发,作者张向持将来信阳亲笔签名售书的消息传出后,《信阳周刊》的新书预售热线6517879和15839707209一时间成了报社最繁忙的电话,信阳市所属各县区,以及驻马店市部分县区的事件亲历者们纷纷致电本报,希望第一时间买到该书,并期盼向作者张向持分享自己的苦难,或者是能够亲眼见上一面,为他漫漫十年磨一“谏”的勇敢坚持而鞠上一躬。
盼望着,盼望着,约定的日子越来越近,持续关注此事的信阳人的心情也愈发急迫,原定5月4日举行的新书首发仪式因故推迟了一天,一些没有及时获知信息的老人连续两日的奔波,让《信阳周刊》筹办新书首发系列活动的同志们一直耿耿于怀,自责不已。
或许应了一句老话,好事多磨。淅淅沥沥的春雨断断续续下了一天,直到4日深夜还没有停歇的意思。可是5月5日一大早,浓重的阴霾早已被吹得无影无踪,薄雾笼罩的信阳城被万缕祥光拥抱,轻轻爽爽的风透着丝丝暖意,山水信阳在和煦的春日中显得愈发美丽。
出席仪式的信阳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来了,当年曾与百姓同生死、共患难的老党员老干部们来了,书中采访过的信阳事件亲历者代表来了,信阳市文学艺术界的专家学者们来了,原信阳专区所属各县区的信阳事件幸存者们来了,读过《代价》又持续关注《圣殿》公开出版的粉丝们来了,信阳媒体的记者们来了,信阳师院的老师学生们也来了……
光山县老年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吴忠治老人一大早就从百十里外的光山县赶来,一下买了六十本书,说是受六十位老人的委托专程租了一台车赶过来的,为了让他们早点读到新书,他不等仪式开始就委托《信阳周刊》的工作人员找到作者张向持,请求先给他在每本书上签名,他急着赶回去好早点把书送到每位老人手中。临行前,吴老紧紧地拉着张向持的手说:我代表我们研究会的六十位老人给你鞠上一躬,感谢你为信阳人民带来的一份厚礼,感谢你为那段一度陷入迷雾中的历史还原真相!
仪式还没开始,张向持已经被几十位有着吴老一样迫切心情的老人们重重包围,你五本,我十本,白发苍苍的老人像孩子一样围在张向持身边,每个人都拉着他的手讲述一段自己的痛苦往事,讲到痛心处不免潸然泪下,忽而又高兴地拉着他大声招呼一边的记者帮忙拍照留念。一些老人看到等着签名的人太多,干脆拿着书坐在地上,先睹为快,看到伤心处,长吁短叹之余不免又是泪水涟涟……
一对青年男女抱着一大摞书来到签售台前,沉浸在事件亲历者伤痛中的张向持顿时兴奋起来,他高兴地拉着小伙子的手说:年轻人,看到你们来买书我很高兴,我相信你们在这本书中读到的更多的是希望而不是苦难,是信心而不是失望!这位来自上天梯非金属矿管理区的27岁公司白领夏海瑞兴奋地告诉张向持:看过《信阳周刊》连载的《代价》,文中讲述的当年真正共产党人舍命为民的故事,让我们非常感动。今天我来买这么多书,就是想送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的人看到它,真正共产党人当年是如何坚持原则为民请命的,是如何勇敢担当舍命为民的,是如何与群众建立血肉联系的,任何时候,全心全意为人展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否则就不配叫共产党员!
专程从深圳赶来的创维集团党委书记、信阳籍著名企业家王大松在座谈发言中深情地说:那个苦难的年代,我的家人有多位被饿死,是我亲手埋葬了他们。面对那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大灾难,虽然有很多党员干部粗暴执行上级政策,给群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但也有很多党员干部敢于站出来为民讲真话,为民办实事,为民犯错误,为民受委曲,甚至为民蹲监狱,与民共赴难。《圣殿》这本书展示的沉痛而深刻的血的教训,正是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倡导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要求的,那就是不管任何时候,不管什么情况,民心向背才是党的最大利益!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