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际 >> 习李与莫迪两谈边界问题 争端无碍合作

习李与莫迪两谈边界问题 争端无碍合作

 
习近平同莫迪在西安参观

        文/木春山

        这几天中国刮起了“莫迪旋风”。先是习近平非常罕见地在自己家乡欢迎一位异国总理,后是李克强和莫迪在天坛玩起了“自拍”。中印关系似乎一下子回到了亲如兄弟的1950年代。

  当时中国和印度都刚刚建立起新政权,同是受压迫民族的相同历史遭遇,以及对国际问题的相似看法,使得中印在二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中走到了一起。两国共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共同支持“不结盟政策”,同样反对西方大国武力介入亚洲事务。

  1959年之后,特别是1962年的边界冲突打破了这一切。此后中印从伙伴变成“敌人”。边界争端从那时起就成为横亘在两国关系中一道跨越不去的坎儿。这个问题甚至一直影响到如今早已正常化的中印关系。

  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这是这位总理当选3年后的首次访华,也是过去10年来印度总理的首次访华。作为亚洲两个大国和邻国,这么长时间没有高层互访,边界问题和由此引发的相互不信任感足以说明了一切。而他的到来,实际上表明了两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决心。用他在北大演讲的一句话表达就是:两国互不构成威胁。其实正是在这次访问中,双方就边界问题建立磋商机制达成共识。

  此后印度总理访华基本上保持了5年一次的频率,与该国大选节奏相当。中印关系在正轨上前进。

  比如2008年印度总理辛格访华;2013年第二任期的辛格再次访华。与瓦杰帕伊不同的是,辛格来华似乎很喜欢在研究所发表演说。前次访华他选择了社科院,第二次访华选择了中央党校。从这个细节上或许能看出印度对中国高层智囊机构的重视,也能分析出印度政府希望与中国决策层的“朋友圈”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包括边界问题在内的双边关系问题,可能才更容易找到突破口。

  虽然年迈的辛格施政被不少印度人诟病,但在这位总理任内,中印边界问题谈判变得更加机制化。特别是2005年签署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协定,这成为今后谈判的基础性文件。

  2014年5月莫迪当选之后,中印关系改善的势头更为明显。当年9月习近平访问印度,此后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有两段直接提到了边界问题。双方对涉及边界问题的“两个机制”——特别代表机制和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表示肯定,强调“在边界问题最终解决前,双方将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这次莫迪访华,中印再签的《联合声明》中,对边界问题的表述比此前更多也更进步,特别是将边界和平与安宁的要件具体化——双方确定在中印边界各段设立边防会晤点,努力开通两军总部间热线电话,以加强军事互信。此举不仅象征性大,而且对边界的安全与稳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外声明提到“争取早日找到”一个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边界问题解决方案的细节表述,也比半年多前声明所用“寻求”一词显得更加积极主动。

  这次针对边界的声明,再次强调了“三步走”路线图,即先确立解决边界问题的指导原则,再确立落实这一原则的框架协定,最后签条约划界立桩。2005年中印已经确立了“指导原则”,目前处于第二步阶段。声明的表述是“继续推进框架谈判进程”。

  习近平和李克强对边界问题的解决更加关注。两人在西安和北京分别与莫迪晤谈时都提到了这一问题,联合声明有关边界问题的表述,显然是这两天晤谈共识的具体展现。印度媒体自然也注意到了这点,比如在报道习与莫迪会晤时谈到,两人亮明了各自在边界问题上的不同看法,但是会谈的气氛十分融洽。这也与联合声明中的一句——“分歧不应阻碍双边关系的持续发展”——不谋而合。

  这次莫迪访华创下了很多第一次,包括中国国家主席第一次在家乡欢迎外国在职领导人。此前印度学者还对莫迪和习近平是否能建立起个人友谊表示过忧虑。认为他们一个是总理,一个是元首,级别差异或许会成为私交的“阻碍”,此次访华莫迪受到的接待就说明了一切。

  在莫迪之前访华的几位印度总理,都是中国总理先与之会谈,此后中国国家主席才会礼节性地与其见面。而习近平在西安迎接莫迪并且先于总理与其见面,相当于给了莫迪极大殊荣,从中也能看出中印并没有因为边界问题而忽视其他关系的发展。两国关系继续向好可期。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