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监察部三副部长空降地方 深入反腐一线

制定者:因内容敏感 “一带一路愿景”内外有别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主旨演讲表示,“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

  外界颇为关注的“一带一路”规划终于有个明确的说法了。

  3月28日,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主旨演讲时透露,“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也已经制定,亚投行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透过这些早期收获,“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所谓“一带一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就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即俗称的一带一路规划,行动文件则是愿景中涉及的具体项目内容。

  早前,一名参与“一带一路”规划制定的对外经济研究学者曾告诉澎湃新闻,对外公布的“一带一路”规划称为“一带一路愿景”,规划内容中存在很多敏感内容(大国关系的内容等),对内对外的公布内容有差别,内部规划都是要实施的内容,对外的内容多是宣传之用。

  “一带一路”愿景的对外推进,需要推进众多的重点性项目。行动文件将对其中涉及的项目有一定的阐述。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对澎湃新闻分析,行动文件大致包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发展、产能合作、产业发展、投资便利、能源运输、海上建设八个方面的内容。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康霖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预计,“一带一路”中涉及的众多项目中,最先启动的将是和东南亚国家间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项目,比如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中国将为其建立铁路、港口等方面的建设。

  习近平表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习近平提到,“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开放的,“我们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

  【延伸阅读】习近平博鳌演讲打破三大疑虑

  人民日报客户端 岳小乔 王坎

  在为期四天、排满了77场正式讨论的博鳌亚洲论坛中,习近平主席今天的开幕式演讲,无疑是会场内外最关注的议题。中国经济行不行,还能不能继续做好全球经济的一大引擎?“一带一路”如何推进,蛋糕能不能做大分好?亚洲命运共同体如何打造,发展如何保障,安全如何维护?这三大问题,外界都想从习主席的开幕式演讲中找答案。

  疑问1:中国经济到底行不行,能不能继续让全球受益?

  习近平:中国经济体量大、潜力足、政策工具多;现在7%的增量是过去两位数都达不到的

  去年中国经济GDP增长7.4%,创下十年新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引发外界对中国经济的质疑,唱衰中国的声音一度甚嚣尘上。全球都在关注,中国还能不能保持雄风领跑全球经济。

  对此,习主席在演讲中予以直接回应:“我们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增长率,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现在增长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聚集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

  中国经济不仅增量更大了,质量也更好了。习主席指出,“2014年,中国经济实现了7.4%的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4.8%,国内消费贡献度上升,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中国经济的潜力依然巨大。习主席谈到,“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综上,习主席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言下之意很明显,中国经济那就一个字:行!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习主席深谙此理。中国经济能否继续惠及他国,全球都很关注,习主席心里很明白,他也给大家吃下了定心丸。

  看看习主席列出的中国“走出去”给世界发的“红包”都有哪些:未来5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

  “走出去”发“红包”,中国同时也为“引进来”发“福利”。习主席表示,“中国将不断完善国内投资环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同大家一起,共同驱动亚洲发展的列车,不断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习主席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外界的猜疑和担忧大可以消停了。

  疑问2:一带一路是否有其他企图,能不能把蛋糕做大分好?

  习近平:一带一路不是要替代现有规则;不是中国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一带一路”无疑是习近平开幕式演讲热点中的热点。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提出后,外界就有质疑,中国是不是有什么企图,是不是想取代现有规则。对此,习近平明确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比起发起的动机和意图,大多数国家其实更关心其中的市场和机遇。市场预期“一带一路”带来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8万亿美元。这么大一个蛋糕,各国都在关注如何做大做好,尤其是不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更关心能否也分到一杯羹。

  对此,习近平说了,“‘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觉得这个表态还不够明确?看看下面的这句话:“‘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开放的,我们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这说的够清楚了吧。

  习近平还透露,“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也已经制定,亚投行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透过这些早期收获,“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疑问3:亚洲命运共同体能建起来吗,发展和安全能不能兼顾?

  习近平:中国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为一己之私搞乱地区形势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那么“如何迈向命运共同体”,想必是国内外舆论一致关心的问题,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用了四个“必须坚持”指点了方向。

  命运共同体里各国如何相处,中国会不会搞大国垄断?习主席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第一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国共同商量来办”。“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更大垄断。”

  言下之意,中国虽然是大国,但不会干以大欺小、干涉别国内政的事。

  命运共同体里各国如何共同受益?习主席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第二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

  积极构建亚洲自由贸易网络、推动构建地区金融合作体系……习近平用事实说明,中国希望通过合作共赢,与其他国家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命运共同体里各国如何保证自身的安全?“小国”“弱国”会不会被欺负?习主席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第三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

  这就意味着,中国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为一己之私搞乱地区形势。

  习近平还特别提到,“任何动荡和战争都不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中国人民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重申了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

  命运共同体力各种文明的多样性如何保持、会不会变成大一统?习主席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第四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

  事实上,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的封闭之邦,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才是当下中国对于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

  以“一带一路”为例,除了是经贸发展的纽带,也是文化交往、人文交流、文明交融的纽带。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将为中国与沿线国家、沿线国家之间在政府间文化合作、民间文化交流上,提供更多机会。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