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建侨网消息,近日,福建省侨办“走进侨乡、走进侨企、走进侨园”美丽侨乡行采风团来到著名侨乡莆田。作为妈祖故里,记者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里,感受到了莆田人对城乡发展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重视,看到了莆田人在留住城市文脉基因方面下的功夫。
莆田人则素有闯外精神,全市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达150万人之多,号称“有阳光的地方,就有莆田人。”莆田市副市长蒋志雄说,“侨”是莆田最大的优势、特色,华侨在各个时期都对莆田有着突出贡献,他表示,莆田市一定会做好服务侨的工作,为侨办实事办好事。
投资莆田 “像回到了娘家一样”
说起嘉里集团您也许并不熟悉,但说起集团旗下的香格里拉酒店您肯定不陌生,而富安置业(莆田)有限公司,就是由嘉里建设和香格里拉共同出资成立的附属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集团董事长郭鹤年路过莆田,立刻就被莆田的碧海蓝天和文化底蕴所吸引,2012年,富安置业(莆田)有限公司开始投资建设。富安置业(莆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建新说,区位、港口、文化和生态都是莆田的优势,作为发展中城市宜居宜业,其后发优势和未来的潜力更是不可小觑。
“我们在莆田的投资非常顺利,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特别是侨办的大力支持。我们员工间提起侨办都说是‘像回到了娘家一样’”,吴建新对各级侨办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由于是侨企,他们对当地政府办事流程有诸多不熟悉,遇到了问题也不知道找哪个部门,侨办就成了他们的“百事通”。
吴建新坦率的表示,自己也是经过了一两年的发展之后才明白,原来找侨办解决的事情有大部分都不属于侨办的工作内容,但侨办工作人员却从未推辞,总是积极为侨企解决问题。例如公司项目雅颂居,由于项目建设横跨荔城、城厢两个行政区,遇到了教育、治安、业主落户多地管理等问题,侨办工作人员就主动帮助企业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吴建新笑言,“反正在我们看来,只要找侨办就能解决问题!”
服务意识强,也是新飞天鞋业有限公司行政经理陈建成对侨办的评价。作为侨资企业,新飞天鞋业有限公司自1994年创办以来,就一直与侨办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说:“侨办就像我们娘家,让我们感到亲切,有什么问题找他们,都能得到帮助。”
聚精会神谋发展 全心全意惠民生
村后,青山环抱;村前,小河潺潺。整洁的乡村小道旁,具有莆阳特色的古民居错落有致;路边墙壁上,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手绘画;屋前、屋后草木苍翠,鸟语花香。西天尾镇后黄村可谓处处是景点。
后黄村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东2公里处,面积1.5平方公里,有着“荔城区华侨第一村”的称誉。后黄村华侨的人口约占全村人口的1/3,主要分布在印尼、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从事影视、房地产以及制造业等。
2013年3月该村被列入莆田市城乡一体化首批“幸福家园”试点村。为了把后黄村建设成为“生态休闲乡村旅游”的新农村,村里先后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坚持村容村貌生态保护与有序开发并举,以尊重历史、保护文化为宗旨,对古民居给予保护和修缮,完成了村道硬化、绿化和亮化工程,修建了篮球场、游泳池、休憩亭、休闲广场、农村公园等一系列活动场所,科学规划了“古屋、美景、自然、乡情”的空间布局结构,确定了以“风景名胜、农业观光游”为突破口的园林式村庄开放模式,着力打造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主题的休闲体验乡村游。
“70、80年代,村里的华侨捐资多达200多万元,学校、村道没有一样不是华侨捐资建成的。”该村党支部书记许聪说,现在每个星期都有一万多人来村里旅游,村民的收入稳步增加,如今的后黄已经称得上是真正的“富美乡村”了。许聪自豪的表示,后黄村很欢迎华侨回乡“寻根”,多到家乡走走看看,但祖国富强了,农村富裕了,不需要再依靠侨捐生存了。许聪还说“没有文化底蕴就没有发展前景”,下一步,后黄村将继续提炼侨乡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根据村里的“侨”文化特色,打造宜居村庄。他相信,作为城乡一体化试点村,这里未来会更美。
与后黄村一样,聚精会神谋发展、全心全意惠民生的还有赤港华侨农场。据了解,赤港华侨农场是为安置归侨、难侨于1960年创办的。为促进华侨农场的发展,1997年,赤港华侨农场体制改革,划归地方政府管理,并增挂华侨经济开发区牌子,享有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一直以来,农场始终坚持发展的硬道理,制定和实施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战略,打好“侨牌”,多渠道招商引资,先后引进46家工业企业,规模以上企业25家。
目前,福建赤港华侨经济开发区已经走上快速发展之路,开发区副书记何润生透露,几年来,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6亿元,吸纳了农场归难侨及外来员工1.5万人。仅2014年,开发区就完成工业总产值64.8亿元,财政收入5500万元。
“侨居造福工程”是赤港农场的一个重点惠民工程,福建省侨办和莆田市外侨办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据统计,1999年至2009年,赤港华侨农场投资超过9500元用于新建侨居房,已解决了700多户、近两千名归难侨住房难题。此外,赤港农场还致力于改善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先后投入100多万元新建了4座公厕,投资50多万元对内河进行清淤,并定期组织机关干部、老体协、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卫生整治,实行社会化管理。2013年,赤港农场被国务院侨办授予了“全国和谐华侨农场”称号。
如今,沿着沈海高速赤港段一路前行,连片整齐的绿色人工防护林映入眼帘,满目青翠的景色让过往的行人顿感清新惬意、心旷神怡。还未走进赤港农场,此地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就已可窥见一斑。多年前曾到过赤港华侨农场的采风团领导、省侨办副厅级纪检监察专员涂建坤不禁被农场如今的景致所震撼,整齐划一的侨居房,碧波荡漾的人工河流,郁郁葱葱的竹园……赤港华侨农场已然成为了归侨侨眷的“世外桃源”!
借助妈祖文化优势打好“侨牌”
莆田目前有海外侨胞15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特别是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这些莆籍侨胞在东南亚工商界占据重要地位,如印尼金鹰国际集团主席陈江和、印尼力宝集团主席李文正等,均为当地工商业界翘楚。莆田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黄景亮说:“自1984年莆田批准成立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以来,侨资一直是莆田引进外资的主要源泉和支撑。”
近年来,莆田市一直大力实施“侨资回归”工程,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至2014年,莆田全市累计批准侨资企业1551家,合同总投资83.79亿美元,其中利用侨资73.3亿美元,占莆田全市利用外资的77.7%以上,极大带动了宜居港城的跨越式发展。因而,如何借助侨的实力,加快莆田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当地政府所思考的问题。4月9日,莆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志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重点侨乡,莆田将借助特有的妈祖文化优势,打好“侨牌”。
众所周知,莆田湄洲岛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诞生地和妈祖文化的发祥地。迄今,妈祖信仰千年不衰,妈祖宫庙遍及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妈祖信众多达2亿,湄洲岛上的妈祖祖庙更是常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信众前来朝圣旅游。“要涵养侨务资源,维系海外莆籍侨胞与家乡的感情,破解华裔新生代疏远祖籍的难题,就要大力发扬莆仙文化。”
黄景亮建议,要充分发挥妈祖文化连结海内外华人华侨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在侨务工作中融入妈祖文化;要以妈祖文化为桥梁和纽带,凝聚侨心,发挥侨力,引进侨资;要通过推动与海外妈祖文化交流,增进华侨华人的乡情、亲情和友情,特别是加大与华侨新生代的情感沟通,让他们记住乡愁,传承文脉。
涵江华侨纪念馆就是这样一个场所。华侨纪念馆设在江口镇江口东岳观内,通过华侨之光、情系桑梓、侨乡风貌、慈心扬善、四海乡情和侨企风采六个篇章,完整地展示了华侨发展过程中的人和事。莆田市涵江区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肖国灿告诉记者,将这个由华侨捐资500万元重新修建成的涵江华侨纪念馆建在东岳观内颇有一番讲究。每年东岳观都会组织庙会,举行隆重热烈的民俗活动,国内外游人、香客不断,莆籍侨胞回乡时也常来此朝拜。
因此,建在观内的华侨纪念馆自然也成了人们到东岳观内朝拜时的必看之地,了解华侨对家乡的贡献,认识家乡发展变化,久而久之纪念馆也成了一个新老华侨相互交流的平台。去年10月6日,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海外侨领和重点人士回乡参加纪念馆开馆仪式。“华侨纪念馆在铭记华侨贡献,弘扬侨商精神,凝聚侨心侨智侨力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肖国灿如是说。
以妈祖文化为代表的莆仙文化源远流长。蒋志雄表示,妈祖不仅仅是一尊供人朝拜的神祇,更代表着一种文化。今后,莆田一定要继续发挥妈祖故乡的优势,发挥妈祖文化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载体作用,切实加强与“海丝”沿线各国经济文化互动。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莆田籍华侨华人很多,“一带一路”建设将为莆田提供一个与海外年轻一代华裔沟通、交流和经济互惠往来的机遇和平台。
他肯定的表示,凭藉海外侨胞与祖国的血脉关系,他们定将成为莆田经济进一步提升的强劲推动力,让莆田在“海丝”建设中抢得先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铺开,对莆田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打好“侨”牌,融入“海丝”建设,推动莆田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莆田的未来将有更大作为。(兰楚文)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