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军事 >> 日媒:日本要求中国解释去年7月导弹击落卫星试验

伊拉克买中国69坦克当炮台 曾一度挡住美军进攻(3)

土耳其T-300火箭炮,实际引进的是中国卫士-1火箭炮技术

多管火箭炮——中国的“喀秋莎”

提起火箭炮,人们都会想起一个宛如俄罗斯美少女的名字“喀秋莎”。而中国也有一种“卫士”火箭炮,在国际市场上打开了局面,并且带动了中国军工对国外火箭炮市场的大力开发。

“卫士”系列火箭炮由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开发,是一种陆军使用的远程压制武器。对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来说,没法做到像美军一样主要依靠空军打击,因此地面压制武器仍然需要。射程达到100公里的中国“卫士”的出现,立刻引发某些国家的注意。

1997年,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和土耳其签订了输出WS-1火箭炮的技术,土耳其引进“卫士”火箭炮系统后,对其使用效果很满意。一批国产火箭炮开始逐步打开国际市场,例如孟加拉国购买的70公里射程的“卫士-22”和140公里射程的“卫士-33”火箭炮,巴基斯坦和坦桑尼亚则进口了简易制导装置,精度更高的A-100火箭炮,苏丹进口过一批射程达到200公里的“卫士-2”制导火箭系统。以“卫士”为代表的中国火箭炮,具有简单制导能力,又规避了“弹道导弹”的敏感性,必然能在未来的武器市场取得更好的成绩。

从“不当军火商”到“不当军火商不行”

中国对外军贸,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本身也蕴含着中国对武器出口的态度、看法的转变。

1970年5月毛泽东与西哈努克会见期间,西哈努克向毛泽东谈到了对中国向柬埔寨提供军事援助的偿还问题,毛泽东当面表示说:“我们不是军火商。”

中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向亚非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无偿军事援助,甚至在抗美援越期间向越方提供了比本国军队更好的装备。以现在来看,这加剧了国家的经济负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军工的正常发展。

当年,毛泽东对于“不当军火商”的真正潜台词是:国家战略利益的争夺是无价的。当时刚刚建立的中国国防工业,产品大多以仿制苏制武器为主,技术水平薄弱。大量赠送武器装备使得中国武器在很多亚非拉国家有了深厚的人脉。

而一些文章中认为,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曾经说:看来不当军火商不行了。这种转变的基础,也是来自于毛泽东积累的“人脉”。

其实,无论是毛泽东的“不当军火商”,还是邓小平的“要当军火商”,在看似矛盾的背后,是成熟睿智政治家的审时度势。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