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北京4月27日电 题:日本谋求“入常”路上的绊脚“书”
新时社记者 杨凯淇
“从上一次日本大张旗鼓谋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企图未遂,到现在已有整整十年,但我对这件事的记忆一点也没有褪色。”88岁的美籍华人作家尹集钧近日到访北京,他在接受新时社记者专访时感慨说,他至今仍清晰记得当年参与抗议日本“入常”的那支无比团结的华人“奇兵”。
尹集钧将思绪缓缓拉回到2005年9月。他回忆说,当时正值联合国成立60周年,能否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成为最大焦点。那时的日本还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颇高,其“入常”诉求甚至得到了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四个国家的表态支持。
然而,在二战中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各国民众对此并不买单。他们认为,日本政府一直在“美化侵略历史”,这极大削弱了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员的可信任度。也正因如此,世界各地纷纷出现示威游行活动。
“很多华人都想为此出点力。”尹集钧说,因为共同的想法,让他与两位“陌生人”有了交集。其中一位是来自菲律宾的华裔医生欧阳士端,另一位则是来自中国台湾的张学海。“他们商议将我此前创作的《南京大屠杀——历史照片中的见证》赶印出来,发放到每一位参会代表的手中,让他们了解日本企图掩藏的历史真相。”
尹集钧介绍说,这本由他和史詠撰著的书籍收录了400多幅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真实照片,其中很大一部分照片由日本士兵自己拍摄。“我们希望这本真实反映二战期间日军屠杀中国人民的历史文献,能让参会代表作出明智决定。”
就这样,原本互不相识的三人一拍即合。欧阳士端出资10万美元,张学海也募集到部分捐款,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3000册加印本顺利出炉。
尹集钧回忆说,当天进入会场的参会代表们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有两本册子,一本是黄色封面的会议程序,另一本就是绿色封面的《南京大屠杀——历史照片中的见证》。
“在此之前,日本在联合国几乎从未提及‘南京大屠杀’,所以很多国家的代表并不了解,他们好奇地询问日本代表团。”尹集钧说,当时的日本代表完全没预料到此种情况,一时语塞,无法回应。
“很多现场记者也把这个小插曲记录下来,向全世界传播出去,为后来日本‘入常’计划的搁浅埋下了伏笔。”尹集钧说,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十年,但能为阻止日本“入常”出点力让他至今深感荣幸,同时也为来自两岸三地华人朋友的凝聚力而感动。
事实上,尹集钧和抗日战争的关联远不止于此,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们整个尹氏家族的命运都和这场战争相连。”
他坦言,原本拥有40余人的尹氏家族,在抗日战争期间相继失去16位亲人,这其中就包括尹集钧的母亲、大哥和两位弟弟。“我们正在拟一本家书,其中大量篇幅都在写抗日战争的故事。”
“我亲眼看到过很多战场的惨状,那些画面让我铭记一生。”尹集钧说,因此他在移民美国后仍在研究抗日战争史学,并历时数年查阅资料、多次回国下乡采访写出《细菌战大屠杀》等著述。此外,他也是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的会员。
“这段历史不应被歪曲”,尹集钧说,海外华侨华人有责任把这段历史客观地告诉全世界,让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了解并牢记,让悲剧不再重演。(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