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江泽林再陪汪洋参加活动 新职务“呼之欲出”

傅莹谈中国新型智库建设:面临双重的独特困难

  \

  4月21日,傅莹在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举办的中美智库高层论坛上发言。
 

  新时社网4月22日讯(记者 李晓蓉)作为全国人大第一位女新闻发言人,从2013年至今,每年3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的每一次亮相都堪称“惊艳”,而她最近一次的公开亮相选择了清华大学,对新型智库建设“有话要说”。

  昨天,在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举办的“中美智库高层论坛”上,傅莹用英语表示, 中国现在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改革需要好的建议和好的想法,需要人们的智慧,同时也需要了解其他国家,从其他国家当中去学习。

  傅莹指出,中国的智库建设离“现代的新型智库”或者说“当代的智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智库还需要做很多事才能达到新型智库的水平,或者说中国政策制定者所提出的水平。”傅莹坦言。

  据悉,2013年4月,习近平主席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出重要批示,智库建设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言中,傅莹指出,中国智库需要更好地来提供政策建议,同时也要让公众能更好了解政府的政策意图。但同时她指出,中国智库建设也面临独特的困难,既有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同时也有语言本身带来的交流问题。她举例说比如“四个全面”如何翻译,如何将这些概念通过一些世界能够理解的方式去翻译是一个问题。

  在题为《国际战略智库期待“转型革命”》中的撰文中,傅莹指出,国际战略决策是国家基本政治和政策的延伸,中国新型国际战略构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于国家。同时,智库研究应有独立、客观的品格。作为国际战略类智库,应当发挥好决策的参谋作用,具备向社会解读政策、凝聚共识的功能,拥有国际传播能力,能够履行战略对话。

  在如何促进国际战略类研究机构向新型智库转型之问中,傅莹表示,首先要下决心改革创新,完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从体制机制上向现代智库转型,从服务决策的角度去选题、定项。

  其次,智库学者应具备良好的品质信念、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宽广的国际视野。以严谨、客观的方法进行课题研究,沉下去搞调研,静下心做数据,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傅莹认为,对决策者来说,需要转变观念,搭建向智库通报政策信息的机制,构建采集智力产品的通道和高效利用资金的制度,以包容、开放的心态鼓励智库聚合各类高端人才,扶持领军人物。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