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基金积极拓展业务联系,主动走访和联系有关部门和企业,加强项目评估和遴选,已确定一批重点跟踪项目和若干潜在可“落地”的投资项目。
2015年4月20日,丝路基金、三峡集团及巴基斯坦私营电力和基础设施委员会在伊斯兰堡共同签署了《关于联合开发巴基斯坦水电项目的谅解合作备忘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共同出席了签字仪式。
该项目是丝路基金2014年底注册成立后投资的首个项目,标志着丝路基金按照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方向开展实质性投资运作迈出了坚实步伐。
根据谅解备忘录,丝路基金将投资入股由三峡集团控股的三峡南亚公司,为巴基斯坦清洁能源开发、包括该公司的首个水电项目——吉拉姆河卡洛特水电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丝路基金负责人就启动项目投资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称,丝路基金投资卡洛特水电站,将采取股权加债权的方式:一是投资三峡南亚公司部分股权,为项目提供资本金支持。三峡南亚公司是三峡集团对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进行水电等清洁能源开发的投资运营平台,此前已在巴基斯坦投产了一个风电项目,卡洛特水电站是该公司投资的首个水电项目。二是参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牵头的银团,向项目提供贷款资金支持。
卡洛特水电站位于巴基斯坦吉拉姆河,是该河水电5个梯级电站中的第4级,规划装机容量72万千瓦,年发电32.13亿度,总投资金额约16.5亿美元。卡洛特水电站是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的能源项目之一,计划采用“建设-经营-转让”(BOT)模式运作,于今年底开工建设,2020年投入运营,运营期30年,到期后无偿转让给巴基斯坦政府。三峡集团与丝路基金等投资各方计划通过新开发和并购等方式,在吉拉姆河流域实现3350兆瓦的水电项目开发目标。有关水电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缓解巴基斯坦电力供应瓶颈,有利于巴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该负责人表示,丝路基金秉承商业化运作、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的投资理念,在选择项目时,坚持专业、审慎、统一的标准,做出投资决策前会对项目是否符合投资所在国的发展战略、项目本身的可行性,包括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的合作伙伴、是否符合国际标准等进行认真的评估,也就是一贯强调的“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方向以及 “对接、效益、合作、开放”原则。巴基斯坦水电开发项目在较短时间内,从开始接触到取得实质性进展,并成为丝路基金的“首单”,主要是由于该项目与丝路基金的投资理念和原则高度契合。
高度契合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度契合两国的发展战略,体现丝路基金互利共赢的投资理念。丝路基金定位为中长期的开发投资基金,重点是在“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中寻找投资机会并提供相应的投融资服务,以促进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以及互联互通。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与巴方领导人达成了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共识,旨在加强中巴互联互通,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是丝路基金寻求投融资机会的重要区域。电力行业是巴基斯坦政府未来十年发展规划中优先支持的投资领域。丝路基金与三峡集团合作,投资支持巴基斯坦电力开发,体现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理念。
第二,国际组织和国内机构多方合作、优势互补,展示丝路基金开放包容的姿态。在该项目中,丝路基金和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同为三峡南亚公司股东,为项目提供资本金支持;同时又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组成银团提供贷款资金。丝路基金与相关各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沟通和合作,有效发挥了丝路基金同时参与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的优势,并体现了丝路基金遵从国际金融秩序和市场规则以及开放包容、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合作理念。
第三,项目有较好风险管控,可实现中长期合理的投资回报。巴基斯坦政府承诺该项目的投资人在回收合理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前提下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同时,巴电力行业市场空间巨大,市场风险较低。三峡集团在巴有多年展业经验,对项目做了较充分的论证。此外,丝路基金也充分考虑了各种风险因素并做了相应的安排。
为加快开展实质性对外投资,丝路基金一方面加强战略规划和布局研究,建立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和业务规范,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业务联系,主动走访和联系有关部门和企业,加强项目评估和遴选,已确定一批重点跟踪项目和若干潜在可“落地”的投资项目。
下一阶段丝路基金将继续在“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中寻找投资机会,按照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原则,稳步开展实质性项目投资,争取良好开局。一是夯实基础。强化项目驱动、扎实推进,避免概念驱动和投资冲动。二是增进信任。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增进各方了解和互信,促进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三是统筹兼顾。尊重投资所在国的法律,遵循国际标准,照顾各方“舒适度”,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探索创新。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探索互利共赢、可复制可推广的合作模式。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