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华侨 >> 留学特快 >> 大马华裔菜农代代相传 延续家庭式种菜生涯(图)

大马华裔菜农代代相传 延续家庭式种菜生涯(图)

  新时社网3月16日电 据马来西亚《诗华日报》报道,以种植蔬菜走红的马来西亚诗巫西岸农业区,盛产豆类与叶菜,闻名于拉让江中区与伊干江盆地,有逾百户的华裔菜农,靠天吃饭,种菜维生,甚至代代相传,不放弃家庭式种菜生涯,视为日常生活收入的依靠。

  由于这片土壤是以蔬菜种植为核心,整个范围包括船溪米禄地区,涵盖福民路、英基罗等一带,有油菜岛之称。只要经过这些地区,任人看到的是绿油油的菜园,种植各类的蔬菜,供应市场需求,也是菜农的经济利益收入主要来源。

  据砂拉越诗巫蔬菜种植人公会主席郑隆保受访时指出,船溪米禄地区一带的祖祖辈辈,到了我们这一代都没有停歇以种菜为生,一代传一代,有的农家已经传至第四代,整百年都在这片农地种菜,留下不少辛苦汗水。

  以他来说,父母亲是个菜农,在船溪米禄福民路的农地种蔬菜,一做就是40多年,从未放弃过。

  当他在六、七岁时,就开始跟着父母亲到菜园种菜,累积了种菜技术经验。不过,从他踏入社会谋生以来,曾经在木山营工作了10多年,但因为兴趣农业,只好离开原有工作岗位,回到农地做一个菜农,走向蔬菜种植发展之路。

  他真正过着种菜人的另一个新人生追求才10多年而已,自己没有农地,都是向别人租用的,种植豆类、瓜类和叶菜类。

  被租用作为种菜用途的土地,是在他居住的船溪米禄福民路一带。这些未经使用过的芭地,经过艰难的开发下,已经打造成为蔬菜种植畦地。

  出生在种菜之家的郑隆保表示,初开发的农地土质呈红色,含酸性很高不适合种叶菜。酸性土不会肥沃,种出来的叶菜,不但不好看,也不好吃,也就是说,不是一开发就有收成,从开发到收成这段时期,是不简单的。

  所以,当我们开发租用芭地后,进行土壤品质改革,把红泥土渗入鸡粪、纯有机肥料与石灰发酵两个月至三个月,变成黑泥土,适种豆类,经过一年后,才种叶菜。

  他说,自己所经营管理的菜园,是属于小规模式的,聘请4名工人,也在面对人力不足之下,家人也成了帮手,改善人手渴求的问题。

  他指出,船溪米禄地区以种菜为生的农户,多数是家庭式,或是小规模式。而下园地干活,通常都是家人,或是雇用工人帮助。

  “目前,我们菜农,尤以小规模式的菜园种植,最大的问题是面对劳工短缺,聘用印尼外劳,出现流动性很大,雇请劳工不易,再加上又受到天灾影响,连续三小时下雨量,菜园畦地变成泽国,种在畦地的蔬菜被淹没掉而淹死,蒙受不菲损失。”

  他表示,西岸种菜的人,最怕是下雨天,也等于是梦魇的到来,一雨成祸,辛苦种下的蔬菜,全部浸在水中,流下汗水就此付诸东流。每两、三年就发生涨水至少一次,甚至两次。

  他不否认,下菜园种菜很辛苦,有的人为了生活而种菜,但自己为了兴趣而去种菜,感觉就不一样,就不会辛苦,乐于菜园绿化环境的生活。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