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表明又快又狠出招遏抑楼市言犹在耳,金管局随即宣布推出第七轮逆周期措施,将七百万元以下的自住物业按揭成数由最高七成降至六成,意味买楼首期增加至楼价的四成,此举无可避免打乱部分用家置业计划,但考虑到维持银行体系稳定与楼市健康发展,当局再出招干预楼市无可厚非,而且有如及时雨,有助细价楼市场降温。
今次金管局收紧按揭成数并不令人感意外,原因今年楼价延续了去年升势,而升幅有变本加厉之势,这从近期新楼盘加价以及二手楼业主叫价愈来愈高便可以反映出来。
其实,当前客观环境依然有不少利好资产价格进一步炒上的因素。首先,美国今年加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仍有不少劳动力闲置,复加可能步上欧日后尘,面临通缩危机,美联储局不敢太快加息,所谓利率正常化,暂时属于纸上谈兵,短期内难以落实。
其次,欧日央行继续加码量化宽松措施,其中欧央行本月开始入市买债,全球流动性进一步充裕,令本港超低息环境继续维持一段时间,物业资产泡沫势必恶化,当局不能坐视不理。
事实上,金管局推出新一轮收紧楼按措施,矛头显然直指近年疯涨的细价楼,只是将七百万元以下物业按揭成数降至六成,而七百万元与一千万元以上物业按揭成数仍然维持六成与五成,而四百万元以下物业按揭保险最高成数亦由九成降至八成,可见当局难以容忍细价楼持续非理性亢奋,最明显例子如新界西楼价指数在去年至今已累升高达两成,升势实在过于急劲,存在爆煲风险。
不过,根据过往经验,金管局收紧按揭招数只会收到短期遏抑楼市效用,最终仍取决住宅供求因素,况且细价楼具有刚性需求特性,是用家与首次置业的入市对象,单单透过收紧按揭不易将楼价升势一下子压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现时买楼首期增加至楼价的四成,一个楼价四百万元的小型单位,首期便要一百六十万元,买家“上车”本应难度大增,但在财务公司林立的今天,可能促使更多买家投向放贷宽松、不受金管局规管的财务公司申请按揭,透过巧立各种不同名目的贷款,便可做足十成按揭,轻易突破了金管局逆周期遏抑楼市的措施。
因此,当局宜有两手准备,若然细价楼狂态仍未收敛,必要时要再加辣出招。
一是将财务公司按揭业务纳入规管范围。尽管目前财务公司承做按揭金额只有八至九十亿元,相对银行九千亿元按揭金额,所佔比率不足百分之一,但财务公司积极争夺市场,按揭业务正在高速增长,对楼市影响力也逐步增大,不能掉以轻心,是时候研究是否需要对财务公司按揭业务进行某程度的规管。
二是可适度调高细价楼的物业印花税率。现时二百万元以下物业印花税为一百元,三百万元以下物业印花税率为楼价的百分之一点五,四百万元以下物业印花税率则为楼价的百分之二点二五,调高印花税率可增入市成本,以助细价楼降温。
细价楼是市民有颇大需求的“上车”盘,其市场稳定与否可说关乎社会大众利益,设法保持一个稳定而健康的楼市,当局实在责无旁贷。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