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压惩腐无禁区无特区无盲区
2015年,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再次表明“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坚强决心。
猛药去疴、除恶务尽,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势下,多方情况表明,国有企业将成为惩治腐败的重要“战场”,同时惩腐高压将更有力地向基层传递,国企“揪蛀虫”和基层“拍苍蝇”的战果十分可期。
保持力度决不“松劲”“歇脚”
2014年,中央纪委查处中管干部68人,其中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0人,较2013年分别增加119%、275%;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2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2万人,较2013年分别增加27%和25%。
数据表明的,是持续保持零容忍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然而,时代强音下杂音仍在,有人认为已经查处了这么多腐败分子,新的一年会松松劲、歇歇脚;还有人觉得惩治腐败只是一阵风,风头过了就会出现拐点。
对此,中央立场坚定、认识清醒——“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指出,我们开展的反腐败斗争,只是清理了腐败问题的相当部分,远没有完全清除其所余留的存量。“倘若半途而废的话,那就无以打击腐败气焰、遏制腐败蔓延、平息天怒人怨。”
值得警惕的是,高压惩治之下仍有人顶风作案。2013年和2014年春节、中秋期间,时任广东省乐昌市委书记李维员带头收受“红包”礼金,72名干部被卷入其中,金额达450多万元。
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认为,如果不能对腐败进行有效的震慑和控制,查办的案件还不如新增的案件多,腐败的存量越来越大,则反腐难以决战决胜。
“2015年,希望反腐败更给力!”中国青年报2014年8月组织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49969名受访者中,95.2%的人希望继续加强反腐力度。
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强调,保持坚强政治定力,有静气、不刮风,不搞运动、不是一阵子,对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这表明了中央的坚定决心,也正是党心民心所向。
国企将成为惩治腐败重要“战场”
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指出,重点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中插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侵吞国有资产等案件。通过十八大以来巡视和查处案件情况可以发现,国有企业在这些方面的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属于“重灾区”。
同样在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倡廉要着重抓好四方面制度建设,其中前3条面向全党,而第4条直接针对国企。
对此,《环球时报》刊文指出,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以央企为代表的国企,将成为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战场”。
近年来,从中石油腐败窝案到华润集团原董事长宋林落马,国企高管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接受调查的名单中。
有媒体统计,2014年以来,中央纪委共通报了74名国企领导干部被调查,平均每月6名,“打虎”力度是2013年的近6倍。有些国企高管涉案金额巨大,如广州国营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原总经理张新华,贪腐达3.4亿元。
国企腐败案件带来的破坏力也令人触目惊心。广东省航兴贸易公司原总经理陈东,以国有企业品牌、信誉无条件为民企融资提供担保,造成企业贸易损失风险达1.95亿元。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加大国企惩治腐败力度,既是现实需要,更是为了通过反腐来打破国企原有的利益格局与权力结构,推动国企改革。”
2014年,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670人,同比增加116%;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54人。
有评论指出,虽然国企反腐“捷报频传”,但目前查处的案件只是“冰山一角”,国企仍存在很多待发现的问题,不排除会“拔出萝卜带出泥”。
巡视是发现腐败案件问题和线索的有力武器。去年中央第三轮巡视的8家央企中,至少已有5家12人因涉嫌违纪违法或职务犯罪接受调查。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要求,今年实现对53家中管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巡视全覆盖。乘着专项巡视的东风,国企反腐将掀起高潮。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