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马拉松40位选手被送往医院治疗 (南都)
??? 一名首次参加香港国际马拉松十公里赛事的24岁吴姓男子,26日上午11时半不治身亡。
死者25日8时跑经铜锣湾怡东酒店,距离终点仅几百米时,怀疑因体力不支跌倒昏迷,脸部多处受伤。现场救护员当场为他急救,并送至律敦治医院急救,后转送至东区医院抢救。
据了解,死者为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亲友表示,死者平日经常跑步,一向身体健康。香港田径总会主席关祺对事件感到痛心。
??? 关祺指出,大会在比赛当日提供足够饮用水、天气信息及急救安排等,并在比赛前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安全意识,呼吁选手留意身体情况。他说,以往曾讨论过要求参加者提供健康证明,但因涉及人数过多,难以处理,所以并未实施。
另一名在青马大桥晕倒的49岁宋姓男子仍在仁济医院救治,情况危殆。香港业余田径总会有关人员接受记者查询时表示,25日举行的香港国际马拉松赛事中,截至26日下午2时,共有1137名选手受伤,40人送院治疗。
香港浸会大学体育学系副教授雷雄德表示,马拉松十公里赛事对于选手体能、心肺功能的要求甚至比全程的马拉松更高,加上比赛当日湿度偏高,对于有先天心脏隐疾的选手来说,同样不能轻视健康问题。
以往的香港国际马拉松赛事中,也曾发生过参赛选手危殆或不治的情况。2012年,一名参加半程马拉松赛事的26岁男跑手冲过终点后晕倒,送院后证实死亡。2006年,有2名参赛者晕倒,情况危殆,其中一人不治。(中新网)
据腾讯体育报道 1月26日,一位参加香港马拉松的24岁跑友在医院经过一夜的抢救之后,医治无效不幸过世,成为2015新一年猝死的第一位马拉松选手。当今马拉松热已经席卷全球,然而时不时出现的猝死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跑马拉松一定要量力而为。
体质好未必能跑好
上月举行的珠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中央警卫局退役士兵的猝死引起警示,在专家看来,并非体质好的人,跑马拉松就百分之百安全。“很大一部分猝死事件几乎是不可控的,国际上不少马拉松选手心脏骤停的原因到现在还没找到。马拉松运动有一定几率会将平时不易触发的隐性疾病突然间诱导出来。”
2010年的加拿大心血管峰会公布过一项研究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说法:虽然经常锻炼能降低30%—50%的心血管病风险,然而如果是跑马拉松,心血管病发的危险会提高7倍。
“心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30—50岁年龄段,他们很容易忽视自己身体存在的隐患”,夏业凯坦言,自己在保障“上马”过程中,发现近年来急救的对象以二三十岁年轻人为主,“现在年轻人喜欢赶时髦,没有基础,参赛热情却很高。”他提醒年轻跑者,一方面要量力而行,另一方面,跑前的体检不可马虎。有家族病史的,有必要做更深入的体检,防患于未然。
四大救命预案,学会赛中自我保护
马拉松比赛发生猝死的原因中90%以上是心脏问题,常见的运动猝死,实质是心室异常颤动后,心脏会短暂地停止跳动、停止供氧,而人类的大脑只贮藏了大约10秒的氧气。
如果不能及时除颤,每晚1分钟,存活几率便降低7%至10%。如果10分钟后还得不到有效救治,生还希望就十分渺茫。
1.不能盲目参赛
一定要认真参加报名体检,及时发现心血管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听从医嘱。长跑和马拉松都不是赶时髦,所以千万不要为了虚荣心、赶潮流参赛。
而极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没有长时间循序渐进的训练,以从5k、10k、半马到全马的过渡,在没有太多基础的情况下参赛,就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2.拒绝短期训练
参加任何跑步比赛都要有长期稳定的训练,以及循序渐进的跑量。不能认为身体素质好、平时经常参加运动就可以直接参赛。短时间的跑步训练不但无法改善心脏功能,反而会加重心脏负担。
赛前若身体不适,比如感冒发烧要以安全为上放弃比赛。赛前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切忌熬夜,合理饮食。
3.赛中学会自我保护
合理分配全程体力,切忌因兴奋在出发和冲刺时过猛。根据日本方面的数据显示,最容易发生心脏骤停的是跑速是每小时9至12公里,也就是全马完赛时间在3.5到4.5小时的“业余高手”。而52%的悲剧发生在最后10公里冲刺阶段。
比赛时多注意脉搏或心率,若异常变快或者迅速下降,一定要放慢速度。若出现胸闷、心悸、头脑发晕、出冷汗、虚汗时,这是心脏不适,应停止跑步。
在马拉松猝死个案中,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心脏病发死亡,但中暑、喝水过多导致血钠过少也可能是致死原因,所以一定要适量补水。
4.赛后不要马上停步
比赛结束后应小步慢跑逐步停止,不要突然停止,然后进行全身放松活动,消除疲劳。
专家建议下列人不宜参加马拉松
(一)未经系统训练者。
(二)如果在做轻微活动时感到胸部中等程度疼痛和严重冠状动脉病(心绞痛)的人。
(三)近期内犯过心脏病的人。
(四)患风湿性心脏病的人和先天性心脏病的人,特别是运动中脸色发白发青的人。
(五)有高血压或其他心脏病、心肌炎的人。
(六)严重心律不齐者。
(七)糖尿病患者。
(八)高血压患者。
(九)过于肥胖者。
(十)年龄过大者。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