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央媒解读:2015首轮巡视为何先拿央企“开刀”?

央媒解读:2015首轮巡视为何先拿央企“开刀”?

  2月11日召开的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指出,中央决定今年完成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金融企业巡视全覆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强调,要“聚焦问题、突出重点、创新方式,让巡视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经中央批准,新年首轮专项巡视圈定26家央企,春节一过就展开巡视。这是十八大以来,中纪委首次在一轮巡视中全部针对央企。

  国企已成反腐“第二战场”

  2月7日新华社曾发表一篇时评文章《不能任由“国企蛀虫”蛀空国有资产》。文章透露,2014年,国企利润仅比上年增长3.4%,而负债超过66万亿元。

  在2014年进行的第三轮巡视中,已包含有中国石化、中国海运、神华集团等8家央企。据统计,自2014年第三轮巡视以来,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华泽桥等14名央企高管落马。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今天刊发文章《2015正风反腐前瞻⑨:从严治党,国企不是例外》。文中提到,一些领导人员不但没有从严治企的担当,反而干起了监守自盗的勾当,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利用掌握的资产资源为自己谋求更大的政治平台,经济上得利、政治上得势。”

  2015年首轮巡视的26家央企中,主要包括中石油、中海油、国家电网等重要能源企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指出,骨干国企把握着大量的国有资产和重要资源,其权力集中程度不输党政机关,但在监管方面却一直有所欠缺,国有资产变成了少部分人的“钱袋子”,国企腐败已成“重灾区”。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断言,在近两年的巡视和反腐高压态势下,反腐斗争在党政军的主战场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国企已成反腐“第二战场”。

  创新巡视形式为国企改革“铺路”

  2015年首轮巡视在方式上也进行了重要创新,进行分领域、分行业巡视,并首次采取“一托二”的操作形式,每轮一个组巡视两家,13个组同类同步安排、分批集中汇报。巡视人员包括从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审计署、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监事会和省区市纪委、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抽调的干部。

  李永忠指出,一方面,对特定领域、行业的巡视人员更加集中、专业,提高了巡视效率,加快了反腐节奏;另一方面,“一托二”方便每个巡视组更直观地比较两个单位在审批、财务、人员、项目等各方面的差异,更容易找出问题所在。

  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的报告中曾强调:“国有企业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石。今年要加大对国有企业的巡视力度,探索分行业、分领域开展专项巡视,实现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巡视全覆盖。”

  “本轮巡视是落实五次全会精神的实践。”任建明教授认为,创新巡视形式是为更好地发现国企的问题,为国企改革扫除障碍、谋取空间。2015年是改革关键年,巡视将为下一步国企改革找寻思路、做好准备。

  从国企切入反腐“治本”关键期

  在中纪委官网今天刊登的《从严治党,国企不是例外》一文中还提到,此轮巡视中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都绝非个案,也并非只有央企才会存在。各国有企业都应当把自己摆进去对照检查,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敢于动真碰硬,不怕揭短亮丑,并针对巡视发现的共性问题加大整改力度,建立工作台账,逐项对账销号,把问题解决在前面。

  王岐山曾在2014年11月第三轮巡视动员会上指示,专项巡视不仅要就事论事,还要见微知著,把握被巡视对象的特点,分析其历史沿革和文化,善于从一个问题线索中,发现被巡视对象在腐败、作风、纪律、选人用人等方面的普遍问题。

  李永忠认为,针对央企展开的专项巡视,正是这样深入发掘其权力结构、金钱关系、用人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从这一点来说,相比于一个问题层次多元、涉及方面过多的部委、省市,从央企切入“治本”更加容易。“这是反腐从‘治标’向‘治本’深入的一个信号。”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