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最核心的改革举措,注册制推进的一举一动,都引发市场极大关注。《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了解到,尽管《证券法》修改和注册制方案正式落地可能较市场预期稍晚一些,但通过证监会行政授权的方式,中国证券市场将在实质意义上更早地过渡到注册制。
备 战 交易所“招兵买马”
针对此前的市场传闻,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3日表示,证监会并无在4月份暂停受理新的IPO和再融资申报材料的计划。不过,对市场传言的今年6月份起将IPO审核下放到交易所的传闻,邓舸并没有正面回应。邓舸说,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要求,根据中央和国务院部署,证监会牵头成立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工作组”,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法制办、银监会、保监会、人大法工委、高法院等单位参加,已完成注册制改革方案初稿并上报国务院。目前,证监会正在认真研究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但并无在4月份暂停受理新的IPO和再融资申报材料的计划。
此前有市场传言称,证监会将在今年4月起暂停受理新的IPO和再融资申报材料的计划,并将从6月1日起将IPO审核下放到交易所,由其负责审核,证监会负责注册。同时证监会将废止44个相关文件,取消发审委、重组委等。再融资也将不再审核,而由公司自主确定。在存量IPO的新老划断方面,2012年6月以前提交IPO申请材料的企业,只要满足上市条件的都将于近期上会。而在此之后提交申请材料的拟上市企业,如果在注册制推出之前还没有收到反馈意见,则可能全部移交至交易所进行审核,收到反馈的则继续由证监会进行审核。
在业内人士看来,证监会上周五的“澄清”仅仅是否认了4月份暂停受理新的IPO和再融资申报材料的计划,而对于将把审核权下放给交易所的传闻,并没有进行否认。
稍早之前,上交所在官网挂出招聘信息,拟招聘与审核企业上市材料,制定和解释信息披露规则指引等相关的岗位人员约70人,如法律审核、会计审核、行业审核、信息披露会计监管、信息披露行业监管等。此外,法律审核岗的任职要求包含“具有知名律师事务所IPO项目工作经验者优先”等条件;行业审核岗任职要求包含“在证券、基金公司、专业研究机构担任过行业研究员者优先”等条件。此举则被市场解读为交易所正在充实相关机构,准备应对注册制之下IPO发审权下放带来的挑战。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日前召集各有关部门落实注册制的会议上,的确提出从今年6月起IPO审核工作移交沪深证券交易所,各项准备工作也围绕该时点展开。接近上交所的人士则表示,一旦真正实施注册制,交易所也需要有一段时间来过渡,如果今年7月份能够推出注册制改革方案的话,6月份将IPO的审核移交到交易所是可能的。
进 展 注册制实现平稳过渡
知情人士称,在向国务院上报的注册制改革方案中,证监会牵头的改革工作组全面阐述并且强调了注册制改革可能带来的种种风险,不过在注册制改革的实际推进中,却“毫不手软”,在《证券法》修改尚未正式完成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将寻求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将企业上市的实质性审核移交到交易所,从而实现注册制的平稳过渡。
由于涉及发审制度的重大变革,《证券法》修改进程无疑直接决定了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推进。证监会多位高层曾表示,《证券法》修改是注册制的前提。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日前在第五届上证法治论坛上也表示,《证券法》修改是注册制正式实施的前提。他强调,要以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为核心,推动修改完善《证券法》等市场基础性法律制度。
不过,股票发行实质意义上的注册制,可能并不需要等那么久。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现有的《证券法》框架下,公开发行证券需要证监会审核,交易所则对上市具有审核权,而在现有的行政审批框架下,证监会实际上剥夺了交易所的上市审核权。因此,通过行政授权,证监会可以把对于企业上市的实质性审核授权给交易所,由证监会进行形式审核、交易所进行实质审核。在他看来,证监会将主要进行注册审核,审查企业申报文件的完备性、有效性以及合规性,而交易所则独立进行企业上市审核,设定企业上市标准。证监会的发审委将主要承担材料形式审查的工作,而交易所则可以设立上市审核委员会,审核企业的具体上市工作。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多家已经进行预披露的拟上市公司处了解到,目前,这些公司大都在紧张地进行2014年年报补充工作。“从目前情况来看,反馈速度大大加快,可能是在为注册制做准备。”一位拟上市公司高管表示。来自证监会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处于正常审核的企业中,拟在上交所上市的有48家,拟在深交所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则分别有32家和70家。据了解,主板发审委将在今年5月份迎来换届。有业内人士预计,在IPO审核移交交易所之前,将实行“新老划断”,目前已经进入反馈阶段和已经通过发审会的将有可能在移交之前完成IPO发审。“我们担心到交易所之后第一批肯定会卡得比较严,大家都想搭上证监会的末班车。”上述人士表示。
种种迹象显示,2015年以来,IPO发行节奏出现明显加速趋势。1月30日,证监会开闸放水,一次核准了24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而1月5日,证监会已经核发了20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这是证监会罕见地在同一个月内两次批准企业首发申请。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已经先后有46家企业进行了IPO,共计募集资金222.57亿元。证监会2月12日公布的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及申请情况显示,截至2015年2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27家,其中,已过会38家,未过会58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112家,中止审查企业477家。
影 响 A股估值体系或大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一旦注册制真正实施,将对A股市场的整个估值结构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其意义不下于股改。
来自交易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上交所上市股票1051只,平均市盈率为15.93倍,深交所主板的平均市盈率为26.57倍,中小板平均市盈率则为47.22倍,创业板市盈率则高达77.83倍。数据显示,就在2月13日,创业板指最高触及1828.24点,创下历史新高。
投中研究院认为,由于IPO持久不通畅、排队时间过长、进入门槛较高,导致近两年并购重组和借壳市场火爆,尤其是壳资源在2014年的稀缺,导致“炒壳”风气盛行,随着注册制临近,这一现象将减少。另一方面,2014年创业板、中小板等代表中小市值、新兴产业板块的估值已达到历史相对高位,注册制一旦出台,股票供应量会随之增加,企业在IPO时估值过高的现象势必得到抑制,市场平均估值将下降。
董登新表示,一旦注册制推行,IPO定价将会比照市净率和市盈率标准生成,IPO节奏将会随市场走势而动,大众化、草根化的IPO将不再神秘。注册制的IPO难免会出现“泥沙俱下”情形,IPO严重超募现象会自动消失,新股三高和新股不败更是不见踪影,与此同时,垃圾股的壳资源也就分文不值,极大地提升退市制度的市场化程度。因此,注册制是一场革命,它不仅可以让A股市场旧有的“快牛慢熊”转变为“慢牛短熊”的新格局,还会使“上市难、退市更难”的旧格局转变为“大进大出”的市场新格局。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