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金融机构股权向民营资本开放,民营银行的破冰便是重要内容之一。如今,首批5家民营银行已迅速进入筹建和开业的阶段,研究机构预计,明年民营银行的试点将进一步扩容。
民营银行从试点方案亮相到落地,推进速度可谓较快。2014年3月,国务院批准5个民营银行试点方案。紧接着,银监会7月正式批准三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即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和天津金城银行。9月份银监会再批准两家,至此,首批试点的五家民营银行已全部获准筹建。2014年12月上旬,银监会批准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开业,该行于12月底正式上线。
与此同时,民营银行的各项配套政策也在逐步完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11月底出台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这令酝酿21年之久的存款保险制度离正式实施仅有“一步之遥”。加之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国内大中银行将失去政府信用背书,而与民营银行同台竞技。监管层亦表示,2015年将加快出台民营银行发展指导意见,完善民营银行持续监管框架。
民营银行的发起人很多本身就是民营公司,于是差异化经营、与大银行错位竞争、专注服务小微企业成了民营银行发展关键。对民营银行来说,最大优势是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比如已获准开业的微众银行,网络银行的定位也给了外界足够的想象空间,物理网点不设或者少设,所有的获客、风控、服务均在线上完成,这将颠覆人们对银行机构的理解。
进入2015年,随着国家多层次资本体系和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的逐步完善,民营银行将迎来更大发展;随着征信牌照的放开,以及互联网公司多年的大数据积累,民营银行征信成本将大大降低,风控能力也将得到巨大提高;随着互联网基因和传统银行基因的不断融合,银行业生态将发生巨大变化,消费者体验也将大大提升。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