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大树好乘凉
在正定县,数学家华罗庚、经济学家于光远、教育学家潘承孝等专家学者的大名,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这不仅因为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聘成为正定经济发展的顾问。县委书记习近平把这些专家比作“大树”,他说:“我们当然要抓紧培养自己的人才,可‘小树’没长起,就要借一借‘大树’的荫凉。这正是打破常规解决正定起步晚又要高速度的一条捷径。”
在机构改革中组成的正定县新领导班子,虽然知识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他们深深的感受到,在农村经济面临历史变革的今天,自己的科技知识、管理经验都很不足,而用专家的智慧增加自己的聪明才智,正是弥补这个不足的好办法。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县委和县政府先后聘请省内外55名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了顾问团。顾问们知识渊博,造诣很深,是难得的良师。正定有计划地邀请他们来县讲学,作学术报告,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对全县性的重大决策,如总体发展规划、全年工作计划、商品生产结构布局、城镇建设、教育改革等,邀请顾问到县考察,确保选择最佳方案。顾问们还经常提供科研成果、科技情报、市场信息,介绍推荐技术人才,为正定经济起飞献计出力。
经济学家于光远在正定农村考察后,建议创办“农村研究所”,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县委、县政府接受了这个建议,于今年3月选调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同志组建研究所,着手勾画农村最新最美的图画。于光远还推荐正定3位同志到北京《经济效益报》帮助工作,及时传递各地的经济信息。
在县委、县政府大门口,新添了一块人才技术开发公司的牌子,县长程宝怀兼任这个公司经理。他说:“这是我们引进智力的又一条途径。”去年春天,县里通过报纸、电台向全国发出“招贤榜”,收到24个省市的六百多封来信,经过考核,确定招聘人选180人。经与外地协商,已有9名技术人员办理了调动手续,正式来县工作,正在办理手续的16人。正定出产的x-195x型柴油机,过去耗油量大,积压滞销。内燃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刘玉仲从外地应聘调到柴油机厂工作。他和技术人员、工人一起,经过4个月的努力,解决了技术难题,使正定的柴油机一举成为全省的优质产品,迅速打开销路。去年上交利润45万元,比1982年增长了29倍。有的技术人员调不进来,公司采用签订合同,聘请借用的办法,请到正定帮助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去年以来,全县机械、建材、五金、化工、纺织等13个行业共聘请、借用各种专业技术人才130多人次,对振兴正定工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用专家、学者和一切有识之士的知识丰富自己,“背靠大树”发展商品生产,已成为正定的“基本县策”。去年,县委号召每一个乡、每一个企业,包括农民的家庭工厂,广泛地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重点厂家挂钩,到大树底下找“荫凉”。为了给见世面不多的老实农民壮胆,县委提出“五不怕”:不怕“大人物”事繁难请;不怕大机关“高门坎”难进;不怕吃闭门羹;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上层不通走下层,“官方”不通走民间。
实际上,这些“大人物”、“高门坎”对渴望科学技术的农民兄弟非常热情。去年,这个县有两个农民为考察一个化工项目去北京,向中国科学院化工研究所一位高级工程师请教。他俩蹲在门口,指望专家下班见一面,得个答复就满意了。谁知,这个专家不仅回答了问题,还把他俩拉到家里,拿出茅台酒款待一番。消息传回正定,比动员报告还管用,许多单位都要出去闯一闯。到目前为止,正定已同全国35所大专院校、21个科研单位、76个重点厂家挂钩,引进项目130多个。多数经济部门和企业都靠上“大树”,借上“荫凉”。至于专业户、联合体聘请的私人顾问就更多了。
新一代农民的眼光
正定经济的新战略,把数十万“土里刨食”的庄稼人带到商品市场里,让他们接受价值法则的训练,在短短的两三年内,造就出一批具有新素质的农民。正定县委最近着手编写《新素质分子一百例》。他们认为,建设一支新型农民队伍,对正定经济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在南石家庄村,我们访问5户农民办的一家养殖公司。40出头的经理张春祥,衣着整齐,满面春风,骑着自己的“明星”牌摩托车,引导我们的吉普车去参观他们的实验室。车子刚停稳,邻村一个农民摄影师骑摩托走过来,他听说记者来了,忙问能不能帮助买一台高档照相机。在赵村一个经营糕点的小摊上,一位青年农民穿着西装,系着领带,旁边摆着录音机播放音乐招徕顾客。农民的形象确实变了。他们脱去旧布褂,换上城里流行的时装;谈起商品生产,什么“信息”、“价值”“可行性研究”满口新名词,如果不细打听,你就分不清他是干部、工人,还是农民。
这些新式农民的共同特点是渴求知识,愿意和科技人员交朋友,想问题、办事情很有眼光。东塔子口村吴会来就是其中一个。他全家6口人,两个儿子在中学读书。爱人和两个女儿做劳保手套,自己跑业务。每年收入三四千元。他订有几种报刊,经常驾着轻骑到省会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变化安排自己的生产。去年,他和两户农民合股办一个金钢砂厂。今年春天又联合5户农民集资兴办生产内墙涂料的小化工厂。我们访问那天,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技术资料,满有把握的说:“这是建筑研究所一位朋友提供的新型建筑材料,我们准备很快就上它!想发家就得‘吃一看二想着三’。”
在正定农村,吴会来式的能人真不少。过去,他们穷怕了,穷蔫了;如今,两三年的时间里,就在商品经济的学校里训练得有胆有识,雄心勃勃。小马村37岁的党支部书记张福斌给人的印象最深。他带领群众大搞工副业,改变了高产穷村的面貌,又向新的高峰登攀。去年他从一个刊物上看到西北大学研制成功一种国内市场紧缺的化工产品,立即赶到西安考察,在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后,经过村民讨论,决定买下专利,集资100万元,建一座化工厂,选送20名高中毕业生去西北大学接受培训。
这样一笔巨款,这样一项大事业,在村里、县里都引起了许多议论,不少人为张福斌捏一把汗。他却从容地说:“干事业总要担一点风险。工厂办成了,一年能拿利润60万元,小马村子孙后代就有了摇钱树;有专家、教授给我们做后盾,一定会成功!”
在正定,张福斌式的新一代农民正在成长。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