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作者 王宗耀
12月25日,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蜻蜓”)预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募投项目预计总投资86691.2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6008.74万元,流动资金10682.51万元。公司计划在现有的营销渠道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开设直营独立店的方式,进一步挖掘二、三线市场的市场潜力,同时扩大在一线市场的影响力,抢占市场份额。
然而,《红周刊》记者在阅读招股书时发现,红蜻蜓目前不仅营销网络处在收缩状态,且主要产品产量也在缩减中,同时净利润近年来也出现了负增长,甚至有很多关键财务指标也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逆市扩张,募投项目堪忧
在招股书中,红蜻蜓介绍:截至2014年6月30日、2013年12月31日、2012年12月31日和2011年12月31日,发行人的加盟商分别为2551名、2765名、2743名和2468名。2010年~2012年间,发行人发展的加盟商较多。近年来,零售行业的景气程度下降,加盟商的利润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发行人的加盟商数量有所下降。
除发行人上述介绍外,记者发现伴随着加盟商数量的下降,红蜻蜓的直营店的数量也在大幅减少,从2011年末的699家减少到2014年6月末的530家,共减少了169家。加盟商和直营店近几年的下滑现象,显示出公司营销网络的收缩势态。
与营销网络收缩相对应的是,其生产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公司招股书数据显示,自产产能和自产产量均在逐年减少,产能利用率始终未能饱和。而与此同时,红蜻蜓存货和应收账款等方面也可显示出红蜻蜓的商品并没有那么畅销,近几年来,企业持续保持着高达5亿元以上存货和与日俱增的数亿元应收账款。
正常情况下,企业如果计划扩张,应该增加相应生产能力、优化人员结构、提高管理效率才对,但令人不解的是,红蜻蜓在产量减少幅度并不大的情况下,其生产类员工的数量却从2011年的4013人剧减到了2014年6月的2497人,而非生产类员工数量却从2011年的2886人增长到了3739人之多。如此的调整人员结构,难道红蜻蜓就不担心企业生产动力不足、人浮于事吗?
伴随着红蜻蜓营销网络的收缩和生产人员的减少,公司净利润也出现萎缩迹象,其2013年相较2012年净利润减少了0.36亿元,公司其他多项财务指标也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如以红蜻蜓在招股书中选取了百丽国际、达芙妮国际、星期六(8.04, 0.04, 0.50%)、千百度国际、奥康国际(17.86, -0.05, -0.28%)5家同行业公司计算行业平均值进行比较,记者发现,红蜻蜓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记者还发现截至2014年6月30日,红蜻蜓货币资金额度高达5亿元,而其中仅银行存款额度就高达4.3亿元。既然如此“有钱”,为什么红蜻蜓在这几年中却不愿意拿出自有资金去扩张已经持续萎缩的直营店呢?相反却要通过上市融资来达到扩张直营店的目的,难道募集来的钱就不用考虑盈亏问题了吗?近年来,中国零售业正在进行较为痛苦的蜕变和转折,零售业的上市公司纷纷减少实体店数量,特别是2013年,中国在经历了一波巨大的体育运动品牌关店潮后,零售业中相关公司进一步加快关店步伐,无论是七匹狼(8.91, 0.05, 0.56%)、报喜鸟(8.07, 0.20, 2.54%)还是达芙妮,直营店和加盟店规模均出现了不同规模的萎缩。而如今,红蜻蜓却选择逆行业趋势扩店的做法,不由得让人为其发展担心。
财务勾稽关系存疑
据红蜻蜓财务报表显示,其账户中一直有大量的货币资金,其中以银行存款居多,报告期内,每年都高达数亿元,而且还呈递增之势,另一方面,其短期借款金额和长期借款金额却高居不下,红蜻蜓每年都要为此支付大量借款利息,导致其财务费用高企,但红蜻蜓却不愿意拿出来钱来偿还其银行借款,这种行为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同样令人不解的是红蜻蜓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勾稽关系。我们知道,在现金流量表中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和偿还贷款支付的现金有如下关系:“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偿还贷款支付的现金=借款增加额”。依据红蜻蜓财务报表中现金流量表数据,我们不难计得其2011年至2014年6月各期的借款增加额度。
而在资产负债表中,由于红蜻蜓报告期内没有应付债券,因此借款情况有以下关系:“借款增加额=短期借款增加额+长期借款增加额”。由于红蜻蜓报表中并未披露其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2011年的期初额度,因此我们将2011年期末数据转结为2012年的期初数进行推算,就可以得出其2012年短期借款增加额度和长期借款增加额度,照此类推,我们可以依次推算出其2013年和2014年6月短期借款增加额度和长期借款增加额度,进而推算出红蜻蜓2012年至2014年6月各期的借款增加额度。
正常情况下,通过上述两种方法计得的借款增加额度应该相等,然而令记者惊讶的是,经过详细计算后,只有2014年6月的计算结果符合预期,而2012年和2013年的数据均大相径庭,显然红蜻蜓的财务勾稽关系有问题,至于出现问题的原因,怕是只有红蜻蜓自己清楚了。
主营产品销售情况模糊,意在虚增利润
依据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的相关要求,企业需要列表披露报告期内各期主要产品(或服务)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收入、产品或服务的主要消费群体、销售价格的变动情况。然而红蜻蜓在招股书中对其产品皮具、儿童用品、服装的产能、产量、销量等情况均未披露,当然这些产品相对其主要产品皮鞋来说,营业收入占比较低,不予披露尚可解释,然而奇怪的是红蜻蜓对其主要产品皮鞋的销量、产销率、销售价格的变动情况等重要信息竟然也没有披露,这显然不符合信披的相关规定。
由于红蜻蜓信息披露中故意选用不同统计口径进行披露,其披露主要产品产量时以皮鞋为口径进行了统计,披露了皮鞋的自产产量和外协产量,而在毛利率分析环节又使用了男鞋和女鞋为统计口径,为此记者统一换算为皮鞋的口径进行推算,记者依据男鞋和女鞋的批发价算出皮鞋的批发价格。
据招股书介绍,红蜻蜓销售模式采用直营和特许加盟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直营独立店直接面对消费者,货品成交价的基数为零售指导价,而加盟店的单店提货执行价格为批发价,因此记者通过招股书提供的加盟商销售比重和其它以零售指导价为销售价格的销售方式的比重,计算出了皮鞋的平均售价,再由报告期内皮鞋的销售收入就可以推算出皮鞋的销售量。由于总产量减去销售量即可得出新增库存量,因此依据红蜻蜓提供的其主要产品皮鞋的总产量和记者推算出的皮鞋销售量和平均成本价,我们可以推算出近几年红蜻蜓每年皮鞋的新增库存量和新增库存金额(见表7)。
然而,让记者大吃一惊的是,通过上文推算出的皮鞋的理论库存金额竟然要远远高于红蜻蜓招股书中提供的库存商品金额,由此,记者怀疑红蜻蜓涉嫌虚增产量,而通过产量的虚增方式增加单位产出比,提高毛利率,最终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