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2015年资本市场改革的头等大事。”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肖钢透露了注册制的初步方案。
注册制是资本市场一项“牵牛鼻子”的系统工程,也是证监会推进监管转型的突破口。注册制改革关键是一放一抓——下放审批权,抓紧事中事后监管。对于审批权力,可谓“想说放弃不容易”。但是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进,证监会砍向自己权力的“大刀”也不得不落下。
权力怎么放
从2000年3月开始,我国股票发行采用核准制,近几年核准制备受市场诟病。
肖钢在会上坦承,由证监会对新股发行“管价格、调节奏、控规模”,虽然短期有稳定股指和投资者心理的作用,但却不利于市场自我约束机制的培育和形成,甚至造成市场供求扭曲,对中长期股市发展不利。
在肖钢看来,注册制大致有四项基本特征:企业拥有发行股票筹集资本的天然权利;实行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各市场参与主体归位尽责;实行宽进严管,重在事中事后监管。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总的目标是,建立市场主导、责任到位、披露为本、预期明确、监管有力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肖钢称,推进注册制改革可能影响投资者对股市扩容的心理预期,一些企业可能出现高价发行,一些公司质量不高和欺诈发行的风险加大等。对此,证监会在推行改革时将坚持“循序渐进、稳步实施”的原则。
肖钢在会上透露,面对权力的下放,有人习惯于审核而不想放,有人担心风险失控而不敢放,监管人员和被监管对象,不少人在等待观望,甚至感到迷茫、困惑。
但是,证监会还是要大幅精简行政审批备案事项,抓紧研究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要求,在证券期货市场外商投资领域探索建立负面清单。
监管怎么抓
新机制下,监管工作将更加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中央监管信息平台,从“人工判断型”向“技术导向型”监管转变。
一方面是技术提升,一方面是人力倾斜。据肖钢透露,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将在证券期货业全面开展一项名为“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加强内部管控、加强外部监管,遏制违规经营、遏制违法犯罪)的专项检查。
检查重点是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私募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等市场主体、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和系统内相关经营性单位。根据方案,检查包括自查、抽查和整改3个阶段,结果将于2015年5月底前上报国务院。
此外,证监会还将加强稽查执法。一方面,稽查总队和沪深专员办专司稽查大要案,交易所受托执法对涉及股票发行注册制、债券市场、沪港通等案件进行执法协作。另一方面,对于派出机构,将建立“派出机构局长、副局长主持稽查执法专题会议制度”。另外,还将增加执法经费和科技投入。
能否完成注册制改革这项“头等大事”,肖钢还有许多担忧。
其一就是融资融券风险提升。肖钢认为,融资融券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底融资余额已超过1万亿元,交易杠杆率显著提高,少数证券公司短借长贷问题突出,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个别信用交易客户高比例持有单一担保证券,信用风险正在凸显。
部分股票股价过高的情况也受到肖钢关注。以2014年末数据计算,市盈率超过100倍的达500余家,股价结构分化严重。另外,部分上市公司亏损加大存在退市隐患;交易所、证券公司产品业务创新带来新的技术系统风险。一些中小投资者特别是1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热衷跟风炒作等现象,也将成为下一步证监会监管工作的落脚点。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