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表明,“占领”行动的确涉及外国势力,并会在适时公开相关证据
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特首梁振英在施政报告批评港大学生会刊物《学苑》宣扬“港独”,并要求与学运领袖有关系的政界人士加以劝阻。这是政府扞卫“一国两制”的正当之举,亦是职责,受到社会各界支持。在昨日的香港电台“城市论坛”节目,以此为论题,展开论辩。出席节目的港大学生会前会长冯炜光表示,香港是中国一部分,无论如何看待香港问题,都不会背弃国家,抛下中国人身份。他认为,《学苑》鼓吹“港独”值得深思和警惕。
然而,特首犀利的话语却让香港社会一些人痛彻脊梁,反击者有之,狡辩者有之,伪装者亦有之。早前,对施政报告中的批评,港大学生会却以“言论自由”和“学术研究”为名加以回应。港大发言人则表示,尊重大学成员享有言论自由,以及学生会独立自主。显然,前者是强词夺理,后者是不负责任,两者都没有触及问题的要害。“港独”是违宪违法行为,任何人鼓吹、煽动“港独”都是不允许的。
“港独”是社会上不可忽视的暗流,由来已久,并乘机兴风作浪。“占中”前后,这股势力沉碴泛起,披上“民主”外衣,给香港社会“一国两制”实践和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造成不容低估的伤害。特区政府在“占中”过后的施政报告中,严正提及“港独”问题的危害性及严重性,是非常必要的。
“占中”期间及前后,出现在校园里及几个占领区街头的诸如“香港民族”“命运自决”等口号,以及主张“寻找一条自立自决的出路”等,触目惊心,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警惕,是自然的事。青年学生受“港独”意识毒害的无情事实,集中地系统地显露出来。他们期待着推翻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推倒合法的特区政府,实现按“国际标准”的所谓“真普选”。这中间包含着怎样一种企图和倾向?学联的代表在英国议会的听证会上大言不惭地要求重启“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这又所为何事?“占中”失败后,有人甚至在网站上公开发表号召“独立”的宣言,并要市民联署。这一切都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惕。
“港独”的要害就是企图改变香港的宪制地位,意图把香港变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事实已经很清楚,香港回归十七年来,与特区几乎是同龄人的香港青年一代,正在受到来自各方势力的侵蚀,“港独”意识的危害之深之重,令人不能不担忧。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陈佐洱早前就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一个通俗的比喻,来强调一些香港青年人缺乏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危险性,希望各界加强对青少年教育。
反对派喉舌《苹果日报》竟然以英国苏格兰、加拿大魁北克、西班牙直布罗陀可以举行主权公投,未被视为犯法而遭镇压,来为港大的《学苑》鼓吹“港独”的行为辩护,恰恰证明,青年学生的“港独”意识的萌芽、滋生及形成,与香港社会复杂的政治背景是分不开的。
特区政府重视这一问题,并特别提出,虽然略嫌晚了,但人们从现在起关注“港独”的祸害及其蔓延的态势,可加以防范,铲除其适合生存的土壤,不仅对当前的普选制度建设有助益,对香港整体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的培养,可以收亡羊补牢之效。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