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大股东中信股份短期内套现百亿元,因其减持恰好发生在证监会处罚前,令市场怀疑其存在内幕交易,而公司研究所发布的报告称券商板块整体高估,或为其减持开脱
3000点上逃顶的股东哪家强?非中信证券第一大股东莫属。
2015年1月13日~16日,中信证券第一大股东中国中信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股份”)巨额减持套现约114亿元。
其减持时点可谓精准。1月16日,中信证券因融资融券违规被证监会点名处罚。
1月17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券商股估值过高,评级为“中性”;1月19日,券商板块领衔跌停,为A股暴跌“贡献”不少。
一系列事件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中信证券身上,中信证券第一大股东的减持是偶然还是有意为之?其减持是否为了套取现金参与H股定向增发?在其减持后,公司研究所发布了券商高估的报告,这是否在为其减持开脱?《投资者报》记者于2015年1月22日就上述问题致函中信证券,就大众最关心的股东减持原因等问题予以采访,但截至发稿时,仍未得到回复。
第一大股东“精准”减持惹争议
1月16日,证监会对部分融资融券业务存在问题的证券公司进行处罚,中信证券被暂停新开融资融券信用账户三个月。就在中信证券受到处罚前的四天内,公司第一大股东中信股份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份合计3.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16%。其中,1月13日减持4500万股、1月14日减持4300万股、1 月15日减持2.1亿股、1月16日减持5100万股。
有媒体质疑,中信证券作为被处罚方,有条件比市场提前获知被处罚的信息,股东在公司两融业务被罚消息公布前抛售股票的做法,可能涉嫌内幕交易。
针对市场质疑,中信证券于1月20日作出公开说明:首先,1月16日17时,公司通过网络报道才获悉受到处罚,相关报道是基于证监会例行发布会的公开消息,事先公司并不知情且未收到任何处罚通知。其次,大股东中信股份表示此次减持中信证券股份的行为是正常的经营决策行为;而关于中信证券融资融券业务受到处罚的情况,中信股份也是于1月16日收市后从公开渠道知悉,事先并不知情。
对于公司公告中提及的“正常的经营决策行为”,一般而言,在临近年底时,股东们减持股票套现可以扮靓其财务报表。以南京高科为例,公司发布公告显示,2014 年12月5日及12月8 日,公司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减持中信证券456万股,该交易产生的净利润约 6900 万元,超过公司2013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 10%。但是中信股份对中信证券的减持发生在1月份,无法对2014年度投资收益产生影响。
不过,大股东在减持套现后中信证券就被处罚,减持时间如此巧合,受到市场怀疑是难免的。
另据《投资者报》统计,在3000点以上逃顶的公司中,被减持市值排名前10的公司中,券商股占据六席,中信证券被减持额高居首位。
被疑减持意在定增港股
沪港通开通后,恒生AH股溢价指数大幅上涨,A股相对于H股溢价越来越高。中信证券1月22日A股价格为28元,而H股的价格为25港元左右(约20元人民币),A股较H股溢价四成。这种现象给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上市的大股东带来了机会:抛售A股,定增H股,在保持持股数量不变的同时还能套现巨额现金。
此次大股东减持时间正值中信证券H股拟增发融资期间,所以一些投资者怀疑中信股份抛A股意在定增港股,赚取巨额差价。
中信证券于2014年12月2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新增发行H股15亿股,所募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如果中信股份减持A股的目的是定增同样数量的H股,中信股份可以在保持持股股数不变的情况下,赚取H股低于A股产生的差价。按1月22日H股收盘价25港元(人民币20元)计算,中信股份减持的3.5亿股,若在H股市场通过定向增发拿回来,则只需要70亿元。中信股份持有的股份不变,继续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却趁机赚了约40亿元的差价。
中信研究所为减持找理由
1月17日,中信证券研究所在其题为《估值已处高位,政策信号将冲击股价》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去年11月以来券商行业累计上涨127%,目前行业平均市净率3.4倍,大券商市净率2.65倍,估值已处高位,政策信号预计将冲击股价,建议短期获利了结,观望市场后续趋势,下调行业评级至“中性”,下调所有个股评级至“持有”。
两个事件并不是同一部门所为,减持是大股东中信股份的行为,研究报告是中信证券研究所的行为,但二者都属于中信集团。所以此份研究报告似乎在“解释”大股东的卖出行为,减持是因为券商股估值偏高。
截至1月22日,在经历此前几日的大跌后,中信证券收盘价为28.43元,市盈率约40倍,市净率约3.5倍,市净率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长期来看,金融改革、市场化等大方向不会轻易改变,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组织者是直接受益者。这次两融处罚更多是为了控制节奏和风险而采取的调节措施,政策调控更多是节奏而非方向的变化,预计“加杠杆”和“创新”仍将是券商板块2015 年的主旋律。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