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华侨 >> 侨务动态 >> 2015年华人新年音乐会在乌克兰敖德萨成功举行

广东省侨界首次举办以“侨务慈善”为主题研讨会

  12月30日,广东省华侨华人研究会在广州举办“广东侨务慈善研讨会”。据了解,这是广东省侨界首次举行以“侨务慈善”为主题的研讨会。广东省多家涉侨慈善机构的代表、华侨华人研究专家、侨务工作者共50人出席当天活动,探讨侨务慈善的发展和对策。

  在研讨会上,广东省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林琳透露,广东作为中国第一大侨乡,长期以来获得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大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从改革开放到2013年底,广东全省接受侨捐累计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兴办教育、卫生、体育、扶贫等公益项目3.3万多宗,对广东的公益慈善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与会代表分别从“侨务慈善实践与经验”、“海外华社慈善研究”、“侨务慈善与对策”及“华侨华人慈善与侨乡发展”四个议题,结合所在机构自身特点,围绕“侨务慈善”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不少代表提到要使慈善更加社会化,走好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管好用好慈善捐款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东的侨务慈善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例如更注重引进海外公益慈善的好做法。香港的徐祥麟先生在东莞推动建立关爱农民工的义工组织、马来西亚退休教师廖乐年回到梅州山区教授孩子们英语、退休果农杨秀芳义务传授种果技术等,通过慈善的实践推动当地百姓观念的改变。小人物带来的慈善改变,也成为了侨务慈善悄然变化的一员。

  林琳副主任在发言中坦承,广东在华侨捐赠方面虽然成绩有目共睹,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或隐忧:一是爱国爱乡老侨领、老侨商、老爱心人逐步退出舞台(或去世),“侨二代”家乡观念淡薄,原有的侨捐会陆续减少,如何做好二三代的工作以延续侨捐传统和资金;二是一些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慈善活动接收的海外捐赠的资金,如何更好的将使用情况更加公开透明、更快反馈给社会及捐赠者;三是侵犯侨捐权益的情况还时有出现,有的侨捐项目改变用途或被拆除没有征求捐赠人意见,有的侨捐学校因为教育布局调整后形成空置,没有妥善处理,如何加强侨捐项目监管和侨捐权益的保护,使侨捐持续健康发展;四是原来侨胞乐于捐建的学校、医院和路侨等趋于饱和,如何推出有吸引力的公益慈善项目以吸纳海外爱心人士的捐助;五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如何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广泛联系和动员组织海外侨胞参与广东公益慈善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面对和重视。(记者 谭铮)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