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非本地生来港升读大学,一直被部分人指责为“抢资源”,教育局昨日就向立法会递交文件,明晰非本地生与本地生学额分配的政策。以往八大院校可最多录取20%的非本地生,当中包括4%为资助学额,16%为额外学额。新政策将会把20%的非本地生学额一律划为核准收生指标1.5万个以外的额外学额,变相让供港生升大的学额由96%增加至100%。新制将于2016/17学年起落实,届时收生名额将较现时增加约600个。有升学专家及中学生代表均对政策表示欢迎;大学界人士亦认为这能令政策更清晰,进一步保障本地生的升学机会。
????香港政府一直积极吸纳世界各地人才来港升学,令校园环境更国际化,故允许资助院校录取相当于核准资助学额20%的非本地生,包括4%的资助学额及16%的超额录取学额。换言之,在1.5万个资助一年级学士学额中,以往有4%、共600个可用作录取非本地生,本地生的学额则为1.44万个。在新政策下,自2016/17学年起,由于20%非本地生学额一律划为额外学额,故本地生可独占1.5万个资助一年级学士学额,保障了本地生的升学机会,亦同时不影响非本地生。
????香港大学教务长韦永庚及浸会大学教务长苏国生均对政策表示欢迎。韦永庚指,有关政策保证了院校可腾出更多空间去录取本地生,对本地社会更为公平;苏国生则表示,有关政策令院校收生规定方面更为清晰。不过,二人均表示,其实际影响则未必有想象中大,“大部分院校录取非本地生时都没有用尽20%,录取本地生亦不止96%,所以分别应该不大,但能避免社会上一些争议。”根据教育局递交的文件,在2013/14学年的1.5万个资助一年级学士学额中,院校就录取了相当于97.6%、共1.46万名本地生,以及相当于16.3%、共2,446名非本地生。
????不过,有关政策始终确保了1.5万个学额全用于本地生之上。学友社学生辅导中心副总干事吴宝城就认为,有关措施对本地学生而言绝对是好事,“本地大学学额一直以来都不足够,所以能加多一些一定是好。”虽然名义上学额多了600个,但吴宝城提醒学生不要以为升大学会比以往容易许多,“可能一些原本收21分、22分的课程,其收生门槛会稍稍下降,但其下降幅度亦不会大,因为1分之差已有约1,000人在其中,所以600个学额并不会为收生门槛造成太大改变,学生不要因此掉以轻心、于报读课程时变得过于进取。”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