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官员选拔三大猜想之三:加大竞争性,或将打破铁饭碗
本刊记者衡洁
11月6日,四川省直机关招录公务员、全省21个市州招录公务员等多个公招考试同期进行。本次公务员考试规模创下四川省历史之最,共有218366人报名,最大职位竞争比例为838:1。
引无数考生竞折腰的,就是公务员的“铁饭碗”。一名已参加了5次公考的成都女孩肖薇薇的话很有代表性:“苦这一下子,可以换来一辈子的安枕无忧,为什么不去冲刺?”
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之际,公务员这个职业就更显现出其“金饭碗”的特性:旱涝保收的工资、微乎其微的淘汰率、传说中的灰色收入等等。
不过,在中央日益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机关这个“保险箱”还能保险多久?从近年来各地的做法和中央的表态中,我们或可看出一些端倪。
在竞争的氛围里接受能上能下
曾与公务员一起被视为“铁饭碗”的事业单位,近年来已经历了数次重大改革。不久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再次表示,将继续深化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今后要全面实行聘用制。
作为人事改革的先行军,事业单位是如何增强其竞争性、打破“铁饭碗”的,值得我们探究。
2010年末,作为省级事业单位的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开始了第四轮竞聘工作。自2003年的第一轮竞聘始,收入能高能低、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三能”就成了竞聘的关键词。每轮竞聘,报名者都要针对所报岗位进行演讲,不分体制内外、不分男女老少,同台竞技能者上。竞聘中,老体制员工与招聘员工的界限越来越模糊,25名包括聘用制员工在内的普通员工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竞争可谓激烈而残酷。
由于有过去几轮竞聘的基础,这次竞聘开展得非常顺利。记者在采访一名刚从中层岗位调下来做一般员工的同志时,他表现得十分坦然:自己工作没干好,被淘汰了,不会怨天尤人。他表示要好好反省,从头再来,3年后再去竞争,“以前虽然说也要认真工作,但紧张感没现在这么强。现在没人认你啥子老不老体制,都是讲竞争,时代不同了”。
这边厢,事业单位的步子迈得豪迈;那边厢,公务员的人事改革仍在小步进行中。据了解,1996年至2003年,全国共有近2万名不合格公务员被辞退,每年不到3000人,这个数字相对于全国数以百万计的公务员队伍来说,只能说是微乎其微。2008年末,国家公务员局连发《公务员培训规定》、《公务员奖励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3个试行规定,将公务员辞退机制首次落到“纸上”,但两年来,公务员“保温箱”的热度仍未消退。
“缺乏竞争确实是目前干部队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长期在组织部工作的岱沧对此很忧虑,“这几年部分有冲劲的大学生,是不想考公务员的,他们大多在企业发展和个人创业。而另一方面,一些自我创新意识不强、进取意识不强的大学生,却热衷于去挤公务员的‘独木桥’,觉得安逸、好混。你看,这些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特别是他们的父母,考前考后四处求人找关系,以不光彩不正当的方式得到一个‘铁饭碗’,一个混日子的机会。让这样的‘人才’进入公务员和干部队伍本身就是我们社会的一大悲哀。”
“增强竞争性,最终认同竞争性,是让干部能上能下成为可能的前提。”一名资深党建专家表示,事业单位干部能上能下为何能推进?表现形式是观念问题,其核心是能否下决心的问题。在坚定的推行过程中去转变观念,才会根深蒂固。当竞争成为常态后,观念自然就转变了。
竞争性选择:不能仅在基层“打转”
如何增强干部队伍的竞争性?岱沧表示,这就必须在干部选拔中引入择优机制,进一步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准确性,拓宽选人渠道。近年来,一些地方探索出了很多方法,公开选拔、政府雇员制、民主测评等方式,为畅通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做出了尝试。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近年来已成为一种常态机制。公选职位越来越高,参与人数越来越多,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北京、四川、浙江、江苏等地纷纷展开了规模不小的公选干部工作,职级最高到厅级,范围涉及海内外。其中许多地方在选拔环节中还引入了电视、网络直播等新手段,使公开选拔干部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一些有真才实学、有抱负和理想的人,突破各种资历、身分的限制,脱颖而出。
“我向来主张‘人才有实力才有魅力、工作有思路才有出路、干部有作为才有地位’。”曾力主平昌县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的刘谦祥告诉记者,“公选,就是打破少数人决定多数人命运的格局,给多数人提供成长成才的机会。所以我主张用市场的眼光来看待人才。很多地方,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少发现人才的宽阔胸襟和敏锐眼光。”
而政府雇员制,则是借鉴西方做法,开辟了公务员引贤纳才和退出淘汰的新路子。今年年初,深圳市宣布深圳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正式启动。深圳市公务员将被细分为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3个类别,除了综合管理类仍沿用以往公务员的管理模式,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都将实施聘任制,标志着深圳公务员正式告别“铁饭碗”时代。“聘任制的合同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合同期满最多可续签2次,表现不好的公务员将有下岗可能,真正实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敏说。
民主测评则是增加了无数双监督的眼睛,也让干部的眼光更多地要“往下看”。记者曾在2007年末亲身参与过巴中3县一区的民主测评,当时接受各界代表测评的干部既有压力又非常重视,因为测评办法上明确规定,如果民主测评各项总计有30%以上的“差”,干部将就地免职。时任巴中市委书记的李仲彬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提出了“做大分母”理论:民主测评的“分母”越大,民主就越充分。如果测评人员的来源足够广泛,测评的结果就越客观,越具代表性,越能反映出被测评人的真实水平。有一句话记者至今仍记忆犹新:“民主测评会让你不得不勤奋,不得不廉洁,不得不努力工作!”
“这几种竞争性方式都有其可取之处和改革的积极意义,但它们的最大问题,在于层级始终太低,一直在基层打转。”张晓楠说,“这样的竞争机制很难说能走多远。”
刘益飞教授也持类似的态度:“现在只是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初级阶段,这虽然是个必然的路径,但也是个长期的过程。”
动态化配置:三大猜想是有机整体
今年6月,中组部召开省区市贯彻《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座谈会。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对干部能上不能下等长期困扰干部工作的难题,要加强调查研究、提出破解之策。这是中央再次针对干部队伍缺乏竞争性、流动性的顽症发出声音。
根据公务员法规定,连续两年在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公务员将被辞退。“为什么要给两年这么长的缓冲期?一年不合格为什么不能立即辞退?企业的员工完不成任务随时都要走人,独独公务员队伍能做到心慈手软,这怎么能不让报考公务员的人趋之若鹜?”一名大型民营企业的中层管理干部说,他的看法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声音。
北京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认为,要缓解公众在干部选拔和退出机制方面存在的“焦虑症”,就必须改变公务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公务员退出机制,尤其是领导干部的退出制度。”
岱沧在解读官场内部的自我调整时,表现出了谨慎乐观:“目前,社会上常常这样议论,说这年头的干部最好当,只要不犯错误,甚至错误不是很严重,就无失业失位之忧。我认为,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一些变化已在逐渐进行,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局面已被打破,只是覆盖范围和程度的问题。党委对提拔担任、以及由非领导职务平级转任非选举产生的领导职务的干部,实行为期1年的试用期。一些地方把实绩考核结果作为决定干部上下去留的重要依据。在云南、江苏等地,对提拔担任县处级副职的干部,已试行了聘任制。四川大多数市州还实行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制、领导干部待岗制等‘下’的制度,民主评议不称职者、严格监督不廉者、诫勉不改者等一票否决,切实加大了干部‘下’的力度。”
“当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成为常态时,干部的配置就能实现动态化,不再是一潭死水。”刘益飞表示,其实,本期策划提出的三大猜想,本身就是有机统一和动态平衡的整体。只有实现干部最佳成熟期、经历能力与最适合岗位的动态化配置,才能实现干部队伍的效益最大化。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