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海归”一族遭遇“就业难”。辽宁省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对省内3395名留学回国人员抽样调查,证明这部分群体与国内高校毕业生一样,找工作难和创业难。有家长反映,出国学费花了100万,回国后工作挣个两三千,根本无法接受。
留学时要一大笔钱,学费又逐年增加,而许多“海归”出现就业难或者拿起低薪,该如何看待?一方面,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另一方面,一些“海归”回国面对现实,出现巨大心理落差。这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家庭苦恼,而是值得反思的社会现象。
出国留学到底学什么?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出国留学潮,给中华民族培养了很多人才。清末直至上世纪中叶前的出国留学,培养了一批大师级的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次公派留学潮,对中华振兴的贡献更不待言。值得注意的是,前人与现今相比有两大不同。一是当时个人功利性要弱得多,他们多数抱着救国报国的理想而留学,获取知识的目标更明确,动力更足。二是他们中多数人在国内受过良好的教育,有非常好的人文教育背景,思维并不僵化。
当今国内的教育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太把教育与个人物质利益结合在一起。所谓“出国学费花了100万,回国后工作挣个两三千”的“海归”一族,本身也是没有逃脱这个窠臼——他们的父母为他们选择留学时就往往极具功利性,经常完全无视孩子个人兴趣或爱好,仅仅以就业、薪酬作为唯一标准。他们或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成长,习惯于应试禁锢的思维方式,又高度服从父母;或者在低龄时就被送出国,随心所欲或随波逐流,没有在出国期间被重塑。这种纯粹的功利性投资,难以激发内在学习的兴趣与激情,也无法培养持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当前,用人市场的现实和客观规律,正在给这样的“海归”一个重重的教训。
回过来再看留学贬值论。超越教育功利化,绝不是在回避家长的一片苦心,而正是为了下一代更好地成长。“海归拿低薪”,是教育现象,也是社会现象,只有站在反思教育价值观的高度,落实到培养什么人这个核心问题上,让教育价值观去功利化,才能触及问题的本质。教育功利化何以救赎?这是整个社会都应直面的课题。(张 健)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