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台湾 >> 宝岛万象 >> 亲爱的小提琴——台湾深山部落里的爱与乐

亲爱的小提琴——台湾深山部落里的爱与乐

  峨峨兮高山,潺潺兮溪流。蓝天白云映衬着翠绿的中央山脉,浊水溪在村边缓缓流淌。
  16位身着泰雅传统服装的小学生手持提琴,登上亲爱村村民广场简陋的舞台,将手中的弓与提琴的弦轻轻一碰,美妙的乐声传出。那一刻,大自然、比大自然更宽阔的人的胸怀,成了他们真正的大舞台。
  一曲《感恩颂歌》奏罢,掌声响起。首度登台表演的小乐手们,表情由腼腆变得从容,又接连表演了《吉普赛之歌》《拿波里之歌》《拓荒者跺步》三首弦乐合奏,台下响起阵阵掌声、喝彩声。
  记者正是台下为之惊艳的观众之一。台湾当局“原住民族委员会”近日邀请大陆驻台记者到南投县仁爱乡采访,亲爱村、“亲爱爱乐”是大家最期盼的采访重点。
  亲爱村由亲爱、万大、松林三个部落组成,户籍人口1400多人,海拔超过900米,交通闭塞,村民都是台湾世居少数民族,一半泰雅人,一半赛德克人。而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大约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的意大利。这两者怎会在这高山部落,有如此不可思议的邂逅呢?
  故事缘起于8年前,当王子建、陈佩文夫妇俩得知亲爱小学有两名老师缺额,决定一起到偏乡执教。喜欢小提琴的陈佩文常在下课后练琴,学生们投以好奇的眼光,6年前终于有一名学生鼓起勇气说想学琴。经济并不宽裕的部落家庭,哪里买得起小提琴这样昂贵的贵族乐器?就为了让孩子们“下课后不要去打架”这样一个简单念头,陈佩文省吃俭用买了4把小提琴,找了4个学生,每天中午教他们练琴。亲爱部落里“爱与乐”的故事自此开始。
  台湾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具有天生的乐感,但要让先辈们摸惯弓箭、猎枪的原乡小孩学会演奏提琴,谈何容易。陈佩文耐心地手把手教学,学生放学后6点到9点留校练习,琴练完就写作业。想学琴的学生越来越多,慢慢地假日也在练习,她连家庭生活都顾不上了。
  不理解首先来源于自己的丈夫王子建,两口子吵得差点离婚。吵不过妻子的王子建,在“冷战”一年后决定把家庭与教琴结合在一起。
  “我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愿意付出的老师。”王子建回忆说,自己原本计划教书几年后转行IT业,但小提琴的出现打乱了他的人生轨迹。

[1] [2] 下一页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