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网评论员 宋代伦
前不久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与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首次被搁到一块提出,作为2015年重点实施的国家战略。广大投资者很高兴,所覆盖省份的老百姓们也很高兴,总之是各取所需。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在中央与地方的共同作用下,经过最近两年的磨合,差不多到了进入下一步,即“全国一盘棋的共识下,各地抓住各自定位实现差异化突破”的阶段了。
作为一级行政区,中国的三十多个省级行政单位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舞台上的主角了。作为关注地方政经的观察站,新时社网省级政经生态周报自今年四月创刊以来,始终关注省级行政区的政经动态,地方与地方之间的交流沟通作为搭建起各区域经济带的重要机制,亦在我们的观察分析视野之内。不过,这些分析更多是针对个案,尚未有个较为宏观的梳理。
十八大闭幕到2012年底的1个多月里,省委书记开始了第一轮大调整。据统计共有11个省市区的一把手易人,分别是天津、内蒙古、吉林、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重庆、四川、陕西。
新时社网统计发现,两年多来,包括这11个省市区在内,地方交流涉及到了31个内地省级行政区的30个,几乎全覆盖,当然港台亦在统计范围内。剩下的一个是甘肃,但这当然不表明甘肃没有地方交流。今年八月,王三运便率团考察了宁夏。
虽然是不完全统计,但这11个省级行政区包含了中国最重要的三个经济增长极,也将三大区域战略纳入其中,且照顾到了中国的各个地理分区。因此我们认为,这样部分的统计能够反映出十八大后至今地方交流的一个基本面。
既然是省委书记的中期考,自然各项考察内容有高有低。根据大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用四个“最”来概括两年多来这11个地方一把手的地方交流情况。
谁与地方交流的次数最多?
经过大数据统计后,我们得到图一。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当仁不让成为地方交流中最抢镜的书记。当选市委书记两年多来,韩正在主场、客场和第三地的28个场合与地方省市进行交流。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改革发展经验最多的地方之一,韩正可以说享尽主场优势。从2013年4月贵州党政代表团赴上海考察学习开始,不到两年间,已有15个省市区(详见附图)的地方大员或重要城市一把手率团到上海取经,亦是各地之冠。2013年9月底上海自贸区成立后,这种主场优势自然又更进一步了。
图一
而上海与香港和台湾的紧密合作关系,也吸引了港台的高层隔三差五访沪嘘寒问暖。具体而言,韩正与香港在五次不同场合进行交流,四次是与梁振英会面,三次在上海,还有一次在北京两会期间。与台湾亦有四次交流,但会见的人身份比较多样,有桃园县长吴志扬、海协会海基会协商代表、台北市长郝龙斌、两岸和平论坛嘉宾等(尚不包括企业家个人)。其实在出任市委书记前的2010年4月,韩正就曾访问台湾,沪台交流合作一直推进良好。
当然,除主场坐镇外,韩正也曾四次率团外出考察学习,分别去了江苏、浙江、贵州、新疆。这四次外出交流又能分成两类。对江浙考察的主旨当然是加强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建设。其中,上海和江苏还实现了互访。就在12月初,韩正与杨雄还召集江浙皖三兄弟省份的一二把手,在上海召开了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规格之高,可以说是韩正地方交流中一个小高潮。
而对贵州和新疆的考察,则是上海对口支援政策下的“规定动作”。上海与贵州遵义、新疆喀什下属四个县对口支援。因此,韩正率团对这两地的考察学习的主题也在于此。其中,上海和贵州也实现了互访,贵州各级代表团还两次赴上海学习考察。
如果把这11位书记的数据归到一起看,即图一所反映的整体情况,大约可以总结一个规律:即一地书记地方交流的活跃程度,与该书记所在地方经济水平和书记本人的政治地位成正相关。如果非要排个名的话,综合所涉省市多寡与交流次数,排名是:韩正、胡春华、孙政才、夏宝龙、孙春兰、彭清华、尤权、赵正永、王儒林、王东明、王君。
重庆与四川本属一家,重庆直辖后政治地位飙升,相对于孙政才两年间与内地十省市的交流(全部是主场),王东明仅会见了福州市党政代表团。同样相邻的两广,因广东的经济地位和胡春华政治局委员的身份,广东的地方交流也强于广西。
哪位书记最爱往外跑?
不过话说回来,广西的交流次数虽然不多,但每次都是实打实的。统计发现,彭清华就任区委书记以来,共六次率团外出考察,分别是广东、湖南、贵州、云南、香港和台湾。其中,和广东、贵州、香港三地都实现了互访。其中,在北京、南宁和香港三地都与香港特首梁振英会面。这当然与彭清华之前作为香港中联办主任与梁振英的交情不无关系。执掌中联办期间,彭清华见证了梁振英从竞选、当选到上任的全过程。
从地域角度看,彭清华在对港台均实现率团访问外,对与广西接壤的四省也均到访考察。彭清华可以说是这么多地方大员中把与兄弟省市“抱团取暖”玩到极致的一位。在去年5月率团考察广东时,彭清华曾说,现在投资广西北部湾,就相当于当年投资珠三角,广西可以成为大家新的发展福地。在广西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加上目前势头正火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广西早已摆脱偏居中国海岸线一隅的边缘地位,似要成长为整合泛珠经济带、联通东盟与海上丝路的新舵主。这也即所谓“抓住了自身定位实现差异化突破”。
另一位与彭清华在“走出去”功夫上不分伯仲的属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从数量上看,孙春兰客场交流的内地省市与彭清华一样,赴四地交流,分别是北京、河北、陕西、新疆。从地域上看,这些外出交流的逻辑与韩正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从广西和天津的地方交流可以看出,两地的旁边都有实力高过自己的大哥,因此在省际交流方面,相对弱势的一方自然要主动一些,提高存在感。
谁与港台联系最紧密?
这又可以从三个维度切入,从而得到三个答案。如果是与香港联系最紧密,当然非胡春华莫属。图一清楚显示,胡春华主政广东至今,先后八次与香港高层会见,七次是与梁振英,一次与董建华,可谓抬头不见低头见。此外,在今年十月举行的泛珠大会上,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与特首梁振英在香港占中运动正僵时,可谓给足面子。今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广东作为第二批自贸区之一,这会令香港获得更大扩展生存空间的平台,亦是加速粤港澳一体化的好牌。
对台交流谁最强,不用想,当然非福建莫属。虽然是事实,但尤权今年7月上旬对台五天四夜的访问,却是作为历任福建省委书记的头一回。当时媒体用了个闽南语词,叫“走透透”,意思就是把台湾从高层到基层,从北到南都走遍了。由于尤权这次访问距离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访台时间不长,因此在媒体上的宣传力度着实不小。
除此之外,尤权还两次利用福建举办海峡论坛的机会,与参加论坛的台湾人士会面,去年就在第五届海峡论坛上会见了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此外去年8月尤权还会见了台中市长胡志强,今年8月和11月两度与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汪毅夫会见。这里还只是梳理与台湾高层人士的交流,并未包括众多台商和民间的交流,不过也足以看出闽台关系的天然亲近性。只是台湾九合一选举后政坛大洗牌,服贸协议又难产,因此未来闽台合作仍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
地理与文化上的自然亲近,使得粤港、闽台在交流上有着强烈的排他性。不过仍有强者能突破这层自然属性,凭借自身硬实力再造关系,实现沟通交流机制的常态化。这个强者,又花落上海。前文已提到,韩正这两年已经四次与台湾高级人士会面。同样这两年,韩正还五次与香港交流,四次与梁振英会面。有意思的是,最近一次还不是正式公开报道,而是香港《明报》报道称,10月16日梁振英抵沪与韩正会面,商量沪港通开张的日期。一个月后的11月17日,大家都从电视上看到两地一把手同时敲锣的画面,可谓又一次隔空“会见”。
实际上,香港与台湾作为较为独立的经济体,与内地各省市都保持着一定交往。但十八大后,上述粤闽两地,胡春华与台湾、尤权与香港在高层上都仅有一次场合的会见。而上海对港台两地均保持了较频繁的交流。因此综合来看,上海与港台联系最紧密。
图二
什么时间地方交流最频繁?
通过大数据统计,我们绘制出图二。可以看出,各地地方交流次数在月度上有淡旺季的周期性规律。通过两年数据的加总,四月是地方交流最频繁的月份,五月其次,七八月再其次。而十一月到次年三月这近半年较少。这其中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十一月过后天气渐凉,十二月年关将至,各地开始准备地方两会,到一月、二月,地方两会陆续开始,春节到来,转而又迎来三月的全国两会。这一个周期忙下来,自然要到春暖花开,地方与中央事务都稳定下来,各地才开始进入地方交流的旺季。
不过对比这两年的数据也能发现,今年冬季相比去年而言,地方交流还是有所升温。去年一、二、十一、十二4个月,本文所统计省市仅有5次地方交流,今年则增至12次。我们判断,在明年三大区域战略成为重点工作后,地方交流的次数将继续上升,尤其在往年冬季作为交流淡季的时段内。
附图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