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环球时报》已经提示出了其中的诡吊:俄罗斯的危机北京没法救,也救不了,而且俄方至今未寻求他人救助,也不愿意看到自己被他人救的尴尬处境和对俄罗斯利益不利的结果。对于北京学术界来说,拯救俄罗斯是一个尖锐的决策。有学者认为,如果从更广阔的视野和中国长期发展的大目标考虑,中俄在长期内相互支持将是“基本格局”,中国在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时,都需要俄罗斯的支持和配合。在这种时候,“救俄罗斯就是救我们自己”。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说,无论从政治上、道义上,还是战略上、经济上,在俄罗斯需要时,中国都应伸出援手,相互给力借力。可俄罗斯的危机本身就是一种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甚至军事的深层次动荡,北京如果加大干预,这一结果固然救得了莫斯科,可这对中国就会有好处吗?
事实上,尽管俄罗斯正在流血,可普京本人在危机期间也是受益者之一。美联社18日就指出,正当俄罗斯遭受经济波动较为严重的时候,俄罗斯民众将总统普京视为一个“救星”,该社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报告认为,超过80%的俄民众依然支持普京。普京在其上任后维持的“Silovik”(强力集团)体系逐渐稳定,普京力推的东正教为核心的俄罗斯传统价值观正在发酵,普京在亚太及独联体国家内提升形象的进程也在展开,很难想象他屈尊会向北京寻求协助。在2012年竞选时的“风帆论”口号一度被分析人士视为俄罗斯自降身价与北京接触的信号时,普京不太可能做出损害他直到18日都在竭力维护的强大俄罗斯形象的行为。
很多欧洲学者指出,中、俄两国的外交官固然会对过去十年两国关系强化的程度感到满意,中方应该尤其满意于近期从俄罗斯处取得的好处。但是,在俄试图“讨好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之际”,新闻掩盖了“充满潜在问题”的现实。对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来说,莫斯科与北京远非铁板一块。首先,俄罗斯对华天然气的出口要替代对西方天然气出口还需一段时日。俄方在能源出口方面仍严重依赖西方。其次,俄、中军事关系也并非稳固。俄中军火贸易尽管受益于天安门事件后西方对中国的武器禁运,但这一贸易力度已经削弱。最后,尽管有上合组织,但俄方却一直不愿让中国在这个地区拥有太大影响力,莫斯科认为这个地区基本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
因此,当莫斯科遭遇了近日如许的一场危机后,尽管在西方看来,俄罗斯已经被逼到了悬崖,需要呼叫北京的帮手时。在普京看来,他却不应让中国人插手其间。不可否认,2014年时的世界大势与1998年时大不一样了,从外汇储备、国际借款和政治稳定的角度来说,普京也并非一手烂牌。不少西方人士甚至担心俄罗斯的问题会引燃新一轮的“国际债务危机”,有可能把美国、欧洲卷入期间。种种因素决定了俄罗斯纵然有疾,但他也可以安然掩盖自己有病的现状:也许大家都有病呢。
正如扁鹊和齐桓公的故事那样,在“有疾于腠理”时不加以处理,待到病入膏肓,又该如何处置呢?或许只有一点是肯定的:相对于忧虑的北京,普京或许可以在未来牵着俄罗斯熊显出更多的硬派、铁血抑或是神圣庄严的姿态,接着让民间多画几张充满东正教圣像神韵的画像挂在墙上膜拜。毕竟,一个俄罗斯的问题或许只能用俄罗斯式的方法加以解决,苦难深重的俄罗斯彻底丢弃了苏联的遗产后,她不仅需要伏特加、面包和红菜汤,更需要神父和一个“小爸爸”。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俄罗斯人,普京一定知道自己该扮演什么角色,与此同时,习近平和李克强想来也知道自己在旁观时究竟应该做些什么,忠实的朋友固然可贵,但北京也决计不能为了俄罗斯,却把自己牺牲掉。在普京最终开口前,就让一切保持现状吧。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