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军事 >> IS敢跟美军叫板靠9种重量级武器 中国导弹显威

“蛟龙”号首赴海底热液区作业 印度洋首潜10小时

新华网“向阳红09”船12月24日电(记者张旭东)“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3日晚完成了在印度洋的首次下潜,整个过程耗时约10小时,取得了大量海底热液区生物和岩石样品。

“蛟龙”号本次下潜获取贻贝49个、海螺2个、海葵3个、茗荷8个、蟹1只及珊瑚等大量热液区及附近区域生物,获取玄武岩等岩石样品共17.4千克。

记者在“蛟龙”号拍摄的高清视频和照片中看到,成片的海葵蔚为壮观,白色的海螺在海水中左右摇曳,悠闲自在。

据2014年至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现场总指挥于洪军介绍,本次下潜进行了潜水器系统状态复核,通过近底观测与取样作业发现了大范围海底热液区,观测到热液喷溢口及大量热液生物,并初步判断为玄武岩基底热液区。还通过温度探头探测到热液口温度并取样到热液流体。

随“蛟龙”号首次下潜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陶春辉说:“这是中国第一次对西南印度洋洋中脊活动热液区开展深潜调查,为研究该热液区热液活动、生物群落等提供了全新资料,同时对了解热液生物的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我这么多年一直在做海底热液区研究,以前的研究手段主要是海底摄像和水下缆控潜水器(ROV),从没有像乘‘蛟龙’号下潜这么直观地观察海底热液区、热液喷溢口和玄武岩构造,这么直观地认识海底热液区的地形地貌,如此近距离地看到热液区原生态生物状况,这对海底热液区研究非常有帮助。”陶春辉说。

2014年至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第一航段于今年8月在西北太平洋圆满完成。第二和第三航段为期120天,是“蛟龙”号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和距离最远的一次征程,预计下潜20次,全部在西南印度洋下潜。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