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网长沙11月24日电 题:“千人计划”专家戴立忠:创新医药 科技报国
记者 唐小晴
面对国内部分重大传染性疾病严峻的防治形势,他主动放弃拥有多年的美国绿卡,毅然归国创业。
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的核酸检测技术平台,抢占世界核酸检测技术的战略制高点,被誉为世界生物医药检测技术“革命性的突破”。
他使中国分子诊断产品首次实现出口,为湖南“打造千亿医药产业”注入新活力。
他就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美国侨胞戴立忠,连续三届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
从北大高材生到留美博士后,从“美国梦”回归“中国梦”,戴立忠的人生故事充满了传奇。
归国创业 填补空白
生于湖南宁乡的戴立忠先后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并拿到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学位,主攻传染病生物检测技术。
毕业后,戴立忠进入美国最大的核酸试剂公司(Gen-Probe)工作,成为核心研发小组首席科学家。因为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的问世,他为公司赢得美国“国家科技奖章”的荣誉,自己也获得绿卡。
一次偶然的机会,戴立忠回国调研。他发现,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滞后,部分重大传染性疾病危害严重,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国内诊断技术落后,检测窗口期通常要2到4个月时间,极大延误了病情诊断。在美国利用先进的核酸试剂,可将检测窗口期缩短至两周内,把病变消灭在萌芽状态。”戴立忠认为,只有科技发达,中国才会强大,中国人才能气宇轩昂地走在世界每个角落。
2008年,他果断从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核酸试剂公司辞职,毅然回国创业,在长沙麓谷创办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我决心用自己的技术,缩短我国分子诊断技术与国外的差距。”
凭借不断的科研创新,戴立忠及其团队迅速跻身国内分子诊断行业第一方阵。公司自主研制的新型核酸定量分子检测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被行业誉为“革命性的突破”。尤其是高精尖的“磁珠法”核酸检测技术,比国内同类产品灵敏度高50-100倍,有助于临床更早地诊断传染病患者。
“对临床传染病的诊治来讲,我们将过去‘小米加步枪’的时代升级到了‘导航新时代’。”目前,戴立忠创办的公司已获得50多项专利,研发出近百种市场急需的体外诊断试剂,成为国内分子诊断行业产品线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企业之一,产品进入香港、东南亚、南美、中东和非洲等传染病高发地区,使中国分子诊断产品首次走出国门。
多方交流 鼓呼医药发展
作为一名企业家,戴立忠还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为打造与创新生物医药相适应的市场环境鼓与呼,并多次建言献策生物医药事业发展。
2013年,被聘为湖南商会美国圣地亚哥分会理事长的戴立忠,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将圣地亚哥生物医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与经验引入湖南。
今年9月,“2014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小企业工商论坛”在南京举行。作为应邀嘉宾,戴立忠与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知名跨国公司、中国知名企业的代表,就中小企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深入交流,将获得的新理念与经验带回湖南。
当前,中国乙肝感染者超过1亿,而国内诊断试剂企业面临科研投入不足、规模小的现状,且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大部分试剂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世界领先诊断试剂迫在眉睫。
为此,戴立忠带领公司研发团队利用先进技术,克服难关,自主研发了高精度乙肝定量PCR检测试剂。经检验后,确定该试剂准确性和稳定性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戴立忠正积极组织人员开发用于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项目,用于肿瘤个体化诊疗的肿瘤基因检测项目及保障全民输血安全的血液筛查项目,推动分子诊断技术向高精度、自动化、标准化和简便化方向发展,为国民健康服务。
回报家乡 促医药提升
作为中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湖南省会长沙近年来在医药行业已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进程中,发展速度引人注目,已跻身全省八大类产业之一,但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戴立忠认为,湖南乃至整个中国的医药产业正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但需要自主创新才能改变落后于国外的现状。
他说,从知识产权看,2006年,在欧盟、美国生物技术专利中,美国占54.66%,日本占10.3%,韩国占1.4%,而中国生物技术领域获专利权仅为41件,占0.52%,具体到湖南各省市甚至微乎其微。
“作为一名湘籍侨界人士,更应该做的是引入国外先进理念,并加以运用,打造湖南医药产业高创新能力,提升湖南医药企业发展水平。这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侨胞的责任。”戴立忠说。
近年来,戴立忠与湖南多所高校建立医药领域合作机制,以此培养医药领域人才,为湖南医药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湖南医药企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要想取得突破进展,还需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创新。”戴立忠认为,医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方兴未艾,作为“两型社会”试点的湖南,完全可以抓住机遇把“湖南出品、中国制造”推向世界。(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