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朱明国曾被家乡人称为“才子” 在五指山题词被抹遮

班子稳定度与11个省委书记的700天


\

  新时社网评论员马俊茂

  时至年关,置身于当下的中国,除去个人的辛酸与美好,很少有人能与政治切割的干干净净,而这种个人与政治的关联最直接起源于十八大之后的人事布局与反腐治党。

  两年时间,大方向已成定局。政治与经济新常态已成“习式治国”的重要标签,顶层架构与制度设计重燃大国维新的动力。然而美好的愿景除了擘划师的智慧之外,更需要具体的操刀者来协力推进。

  两年前,中共完成政治局递补更新的同时,在地方层面也进行了大面积人事布局,围绕十八大前前后后,共有11人成为新晋省委书记。他们以及以他们为主的省委常委会作为本文的主角,同时也是本期新时社网《中国省级政经生态周报》特别策划的一个子篇章,从团队稳定度作为切入点,观察两年来中共省级政经生态的变迁与新气象。

  省委常委是中国政治版图上绝对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上可直面最高决策层,对下管理了无数基层“父母官”。他们既是承包商又是分销商,将中央政策实时传导与监督执行,是他们肩上的双重使命。

  省委书记作为省委常委会中的“老大哥”,又肩负起了十几人团队中凝聚共识、稳中求进的首要使命。在讲究团结为先的中共政治操守中,省委常委会班子的团结既决定了一域的格局,又反观出整个国家的政治大格局。

  班子稳定度

  最早从2012年11月21日起,晚至十八大后的2012年12月19日,依次有11省区市的“一把手”换班。分别是,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上海市委书记韩正、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广西区委书记彭清华、内蒙古区委书记王君、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福建省委书记尤权。三个直辖市与广东的书记均是政治局委员,位列国家领导人行列。

  其中,王儒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案例。因为山西官场的联动强震,其在吉林省委书记任上20个月后赴晋“拨乱反正”,虽则未满两年整,但由于在“班子稳定度”方面的显眼成绩,亦属本文统计之列。

  所谓“班子稳定度”既是从成员变动的比例来判定,从书记上任之初算起截止当下,省级常委会中共有几人因何而变动,其中不包括书记的首次上任。从表面看起来这好像是一组数字游戏,但是将所有数据并列起来,再结合政治大环境以及后续发生的事件来看,数字背后隐含着地方政经生态内在的演进逻辑。

  当然,这种动态的变化,有其客观的原因,并非能直接体现出省委书记一人维护大局、团结班子的执政能力,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维度上数据反映出的事实各尽不同。还有一个更客观的原因就是,省委常委会中的人员都属于中管干部,所有的调配权都在中央层面。

  两年来,本文所涉及的11省区市,在总数为143人的省级常委会中,共有35个职位发生变动。除去11位书记,变动率为27%。

\

  变动率最高的是上海,13人组成的常委会中,共有6人在韩正执掌上海以来发生变动,不包括韩正刚好是一半人数,变动率为50%。其次是孙政才治下的重庆,共有5人发生变动,变动率为42%。

  反观另一面,变动率最低的省份是上述王儒林曾坐镇的吉林省,发生变动的仅有1人,变动率为8%。位居倒数第二的共有三个省市,分别是孙春兰治下的天津、胡春华治下的广东与王东明治下的四川,只有两人发生变动,变动率为17%。

\

  变化最大的上海层面,变动的六人分别是,市委副书记应勇、组织部长徐泽州、纪委书记侯凯、政法委书记姜平、浦东新区书记沈晓明、警备区政委朱生岭。原副书记殷一璀转任人大常委会主任后,由李希从组织部长一职升任副书记,应勇接替组织部长一职,李希在2014年4月北上辽宁后应勇继续替补,接替副书记,而组织部长一职由原黑龙江省委常委徐泽州接棒。审计署原副审计长侯凯于2013年11月接掌上海纪委,原纪委书记杨晓渡奉命进京任中纪委副书记,辅佐王岐山打虎拍蝇。政法委书记姜平接替的则是直接进入中枢机构中办的丁薛祥前职务,丁薛祥现任中办副主任兼习办主任。浦东新区书记沈晓明接替徐麟职务,而徐麟接替“回炉”人民日报的杨振武留下的宣传部长一职。“戎装常委”朱生岭接替到龄退休的上海警备区原政委朱争平。

  或许上述数据在读者看来稍显繁杂,但这繁杂的背后呈现了一条相当清晰的脉络。韩正班子人员更替最频繁的原因也浮出水面,就是“政治高地”上海与中央层面的互动极其频繁。上述人事变局中,丁薛祥、杨晓渡、杨振武三人进京履职,李希则赴辽变身行政主官。这种上海与中央频繁的人事互动在早前就已成为一种政治气象。此处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人员的变动也造成了韩正班子一个略显尴尬的局面,除了韩正以外,包括市长杨雄在内的其他十二个常委无一人是中共中央委员会成员。

  变动率居上海之后的重庆方面,共有5人,分别是市委副书记张国清、组织部长曾庆红、宣传部长燕平、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凌月明、警备区司令员高晓勇。张国清被称为“兵工少帅”,接替转任人大主任的张轩留下的副书记一职。曾庆红由江西副省长转任重庆市委组织部部长。燕平则由江北区委书记升任宣传部长。曾当过贺国强秘书的凌月明从副市长任上接过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一职,两江新区是成立于2010年的国家级新区。“戎装常委”高晓勇则接替梁冬春遗留下的空缺,而梁冬春转赴成都军区任政治部副主任。

  重庆曾因为薄熙来的存在而处于风口浪尖之上,虽经过了时任副总理张德江的短暂过渡,但人事的持续变动一直延续到了孙政才时代。因此,孙政才班子的变化率在一定意义上可称之为薄案震荡的后续效应。

  王儒林因为山西官场的强震而临危受命,当时媒体曾大量报道一个关于他的话题,就是在其执掌下的吉林,未出现一例“老虎”案例,因此在关键时刻被中央委以重任。今次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再找出另外一条他成为“救火队长”的缘由。就是在他治下的吉林,近两年的时间,13人的省委常委会班子,只出现了一人变动的现象,在本文所涉的11省区市常委班子中是最稳定的团队。2013年5月,青海省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齐玉转任吉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而前组织部长黄燕明升任政协主席,黄燕明的前任巴音朝鲁“异军突起”,接补王儒林“赴晋救火”留下的遗缺,成现任吉林省委书记,他也成就了唯一一个少数民族现任省级“一把手”的案例。

  彭清华治下的广西虽然只有三人变动,但因为与中央财经部委的频繁人事互动也备受关注。现任自治区副主席唐仁健曾是中财办刘鹤副手,2014年4月“空降”广西任区委常委,并接任由林念修留下的副主席空位,而林念修稍早前进京入“小国务院”发改委任副主任,也成为发改委最年轻的副主任。在这二人更早前,穆虹也是由广西副主席任上转任发改委副主任。广西这种与中央财经口高级干部的互动,凸显了广西“东盟桥头堡”的战略地位。另外,邓卫平2014年初由福建纪委副书记升任广西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此一职位的变动也与广西与中央部委的互动有关,邓卫平前任石生龙早前进京任职中纪委驻住建部纪检组组长。

  在其他省区市中,两年内变动的职位从1-4不等。

  值得一提的两个地方是内蒙古与广东,两地都出现了省部级的“老虎”,其中内蒙古还是“双胞胎”。2013年6月,内蒙古原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素毅被查,他也成就了十八大之后第一个被判刑的省部级官员,判囚终身。2014年9月,内蒙古原区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潘逸阳被查,与王素毅共同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常委会成员的“落马双胞胎”。2014年6月,“华南虎”万庆良被查,他是本轮反腐风暴中第一个被斩落的广东省部级官员,其广州市委书记一职牵扯到了天津的人事变动,天津原副市长任学锋补缺其落马留下的空缺。广东大老虎“朱明国”虽然落马时已非省委常委会成员,但在胡春华班子中其有1年的任职经历,晚至2013年11月才卸任。两地四人,以这种负面资产的方式出现在了本文中,这是一种非常规的变动方式,或许在未来的其他省区市还会上演类似的剧情。

  诚如前文所述,变动率是因了多个维度的客观原因而形成的一个数据形式,稳定率高代表着一个班子的团结共进,但如果在常委会中总是老面孔,那可能会面临外界的另外一种诟病,或被称为结构老化,创新不足。相反,如果稳定率低的话,外界直接架起了有色眼镜来看。但事实上,根据数据的整理,结果会呈现出与表面印象完全相反的维度,如上海一般,他是最高决策层的一盘全局大棋,着眼的是全局与 未来。

  班子变动探因

  在本文所涉及到的35个变动省级常委职务中,大致有3大原因促成了班子稳定度变化,最常规的是到龄退休,最意外的是反腐被查,最频繁的是人事调动。其中人事调动又分为三种情况,最常见的是本省内的变动,另外两种是跨省变动与进京履职。

  退休 在现行的《公务员法》以及《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等各种文件中,并未按职级划分出准确的退休年龄。但按照以往的惯例,在本文所涉及到的省部级层面,正职退休年龄是65岁,但任期未满的可延期3年,副职退休年龄是60岁,但60岁以后要安排在人大、政协等“二线”。根据《军官法》第十五条规定,正军级“戎装常委”所在的省级军区层面,退休年龄为60岁。

  本文涉及到的退休职位仅有两例,并且都是“戎装常委”。一是四川省军区原政委叶万勇(1953年)退休后留下的常委空缺,后来由司令员李亚洲(1955年)补缺。二是陕西省原军区司令员郭景洲(1953年)退休后留下的空位,由高龙福(1956年)继任。

  被查 在35个变动职位中,共有四个是因为被中纪委查处而造成。分别是内蒙古的王素毅、潘逸阳,广东的万庆良,四川的李春城。李春城的案例稍显特殊,他是2012年12月6日被通报查处,而此时距离王东明由中央赴四川任省委书记仅仅只有半月时间,众所周知,李春城的倒掉是中纪委敲响“打周老虎”的第一个警钟,因此,他的被查应是早前所预设的动作之一。

  抛开本文的话题,在十八大之后因反腐而发生省级常委会变动最大的是发生塌方式腐败的山西省,前后联动发生了8个职位的变动,变动率高达62%,两年时间内,前所未见。

  省内变动 同省变动的案例主要是因为官员退出常委转赴人大、政协所致。重庆原副书记张轩转任人大常委会主任,由张国清替补。何立峰退出天津常委会转任政协主席,由王东峰接任。马兴瑞接替朱明国,倪岳峰接替张昌平都属此列。

  跨省变动 跨省变动的案例较少,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上海原市委副书记李希北上辽宁所引发的上海市委常委会人事变动。

  进京履职 地方官员“进京”是中央整体人事布局的一环,或着眼于未来,或着眼于某一个领域的特殊要求。除了上文提到的丁薛祥、杨晓渡和杨振武外,浙江原常务副省长蔡奇进京履职也备受关注。但截至当下,官方并未明确蔡奇的现任职务,据港媒透露,蔡奇已任正部长级的国安委专职副主任。

  变动职位简析

  在所有变动的职位中,最为突出的是省委组织部长和“戎装常委”两个职位。11个省区市中共有6个组织部长职位发生变动,同样也有六个“戎装常委”发生了变化,这两个职位的变化远远高于省级常委会中的其他所有职务。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对应到“习式治国”的两大明显特征,就是“治党”与“整军”。

  省级组织部门负责地方大量厅局级干部的考核与任免,被公认为最具权势的地方部门。因此,省级组织部长也成为了地方官场的“把门人”,而中央统筹调整也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省级军区虽非“作战部队”,但在地方军事工作以及整个省级权力格局中占据着重要的一极。在习近平自十八大后着力优化军队人事格局的大背景下,“戎装常委”的频繁调整也在情理之中。

  2年时间,11个省区市,143人的团队,35人的变化。虽不能完全展现全国省级政经生态的发展脉络与现状,但至少通过数据的归纳与可视化,我们从省级常委会团队的变化与稳定度中,发现了一条与国势大致吻合的演进路线,所有的变化皆是大势的变化,所有的恒定都蕴藏着不确定的变化。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