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 >> 存款保险制度打开降准通道

传港交所欲取消内地股民沪港通50万开户门槛

传港交所欲取消内地股民沪港通50万开户门槛。图片来源 现代快报

  传港交所欲取消内地股民沪港通50万开户门槛。图片来源 现代快报

  据港媒消息,港交所欲谋对策抢救滞销的“港股通”,最快明年初与内地相关部门讨论。

  沪港通运行即将“满月”,“南冷北热”局面持续。据港媒消息,港交所欲谋对策抢救滞销的“港股通”,最快明年初与内地相关部门讨论。该所主力争取两大调整,一是撤销内地股民50万元的入场门槛;二是允许内地股民买港股小盘股。

  “南冷北热”局面持续

  数据显示,自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推出以来至2014年12月12日前二十个交易日,沪股通及港股通均呈现净买入状态,即沪股通及港股通的全日买入成交额均超过卖出成交额。这使得沪港通总额度稳步减少,截至2014年12月12日收市时,沪股通的总额度用量为645亿元人民币,余额为2355亿元人民币;港股通的总额度用量则为83亿元人民币,余额2417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沪港通的实际交投活跃度要远远高于额度所反映的情况,即南向和北向交易的总成交额均超出额度用量。其中,沪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额为58.4亿元人民币,平均每日额度用量为32.9亿元人民币,占每日额度25.3%。同期,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额为7.57亿元人民币(9.46亿港元),平均每日额度用量为4.77亿元人民币,占每日额度4.5%。

  在沪港通推出的首四周内,沪股通及港股通的全日买入成交额均超过卖出成交额。截至2014年12月12日收市时,沪股通的总额度用量为64.5%,港股通的总额度用量则为8.3%。

  乘着T+0交易制度的便利,市场原本预期内资会在港股市场上大展身手,港股通交投活跃度可能较沪股通更高,但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北上(沪股通)资金使用情况却好于南下(港股通)资金,且该情况始终贯穿于沪港通第一个月。

  11月17日至12月12日期间,沪股通最高总成交额为11月17日的121亿元人民币,港股通则为12月5日的20.3亿元人民币(25.0亿港元)。

  沪股通名单调整

  从12月15日开始,沪股通投资标的进行首次调整,因上证180和上证380指数变更,太原重工等28只沪股被新纳入沪股通标的名单供海外投资者投资,而金种子酒等27只沪股则被剔出沪股通名单,被删除的股票将转移至特别中华通证券名单,该名单上股票只可卖出不再接受买盘。名单更改后,沪股通合资格股票增至569只。

  而在此之前,由于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和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进行调整,港股通合资格股票名单曾进行相应调整,增加5只香港股票,该调整已于2014年12月8日生效。

  市场两大意外

  1 恒指累计跌逾4%

  从11月17日至上周五以来2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仅6个交易日出现下跌,而11月20日至12月8日期间,A股开启“高歌猛进”模式,12月8日,沪指最高摸至3041点,收于3020.26点。

  反观恒指,在与前述沪指对应的20个交易日当中,恒指则是跌多涨少,仅7个交易日指数出现上涨。而在沪港通开通前两个交易日才站上的24000点大关,在沪港通启动当日即跌破,且空方力量较大,截至上周五恒指收于23249.20点,其间恒指累计跌幅约达4.38%。当沪港通真正到来时,两地市场出现了分歧,沪指创下新高,恒指却并未如市场预期迎来上涨行情,此乃意外之一。

  2 港交所、博彩股“遇冷”

  记者梳理发现,以境外机构投资者为主力的沪股通资金延续了青睐蓝筹的投资策略,金融股和股息收益率较高的大盘股受到追捧,同时资金也倾向于买入稀缺标的。记者统计发现,中国平安、大秦铁路、上汽集团和贵州茅台成为沪股通资金买入量最大的个股。其他受到热捧的标的还包括工商银行、中国太保、招商银行、中信证券等。

  而港股通资金偏好则难寻明显规律,内资南下买入股票种类繁多,其中一大方向为买入H股较A股折价幅度居前的个股,其他出现在每日十大活跃股名单中的,还包括知名消费股如现代牧业、辉山乳业等,稀缺标的如中芯国际、腾讯控股等,也受到港股通投资者青睐。

  记者注意到,汉能薄膜发电于12月3日首次出现在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中,自此以后8个交易日,该股均现身上述活跃股名单,并多次成为单日成交最活跃个股。事实上,汉能薄膜发电也是沪港通开通后涨幅最大的标的,2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46.37%。

  出乎市场意料的是,此前机构看好的港股稀缺标的港交所和博彩股则几乎未出现在活跃股名单中。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