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玉敏 北京报道
12月2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在北京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未来两年内中国50大银行维持良好利润和适当资产质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对这些银行表现造成最大冲击的因素可能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急剧、持续下滑。
标普对中国50大银行的界定是国有五大行、三大政策性银行、邮储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及26家资产排名领先的城商行和农商行。
标普董事廖强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放缓,中国50大银行第二波信贷损失可能正在累积。虽然银行的利润率维持在令人满意的水平,但贷款质量持续下降,资本水平也依旧承压。”
实际敞口大于财报数据
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在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率2013年仅为0.5%。不过廖强表示,“国内银行对房地产开发和建筑贷款的直接信贷敞口实际远高于财报公布的数据。我们估算中国30%-40%的公司贷款以房地产和土地作为抵押。”
标普此前有报告称,预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销售2014年较2013年下降5%,明年仍将继续下降5%或持平。
至于今年下半年央行的“降息”政策、以及地方政府放松限购政策是否会刺激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的问题,标普董事总经理李国宜称,中国房地产仍然处于去库存阶段,价格会略有下滑。而且不同的城市房地产市场会出现分化,一线城市的房地产相对健康,二线城市局部趋稳,三线城市将继续恶化。
在标普看来,“激进但未做好准备的银行,尤其是规模较小且缺乏具有竞争力的银行,被冲击可能最大。若这些激进的银行杠杆率过高或缺乏成熟的风险管理,当市场状况急剧变化时,它们很可能猝不及防”。
标普还表示,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很多制造行业也可能迎来由政策驱动的行业整合,以及金融自由化的推进,未来两年内50大银行的信用质量可能进一步分化。大型银行较强的资本、融资和流动性实力,使得它们在抵御经济放缓和房地产市场低迷时拥有更稳健的基础。
另一方面,多数区域性银行和部分全国性银行可能遭遇更为严重的信贷损失,资本状况也可能进一步变弱。其中部分银行由于信贷增长不减,以及对银行间融资的依赖越来越重,融资和流动性状况可能显著恶化。
地方政府收入承压
银行业面临的另一风险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且地方政府的很大一部分收入也来自于房地产。
标普主权评级董事钟良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率未来2年整体放缓至7%左右,我们预计各省份同期的增长大体上也将下降。这将对它们的财政状况施压,主要表现在预算表现削弱。”
标普据审计署公开数据分析称,省级政府可用于偿债的银行存款通常低于未来12个月内的偿债支出。但是,部分省级政府可能拥有大量的非现金流动资产,通常是上市国有企业的股份,这令其流动性状况足以覆盖来年的偿债支出。
钟良表示:“由于我们并未对中国省级政府进行评级,通过公开数据根据标普的准则,我们估计中国31个省级政府中,约一半具备投资级信用状况,并有望在未来两年内展望稳定”。
钟良还表示,“公共财政改革可能会加强这些政府所处的制度框架,以及它们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这种改善可能加强它们抵御自身信用状况所持续面临压力的能力,特别是预算表现和流动性压力”。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