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中国研发500米饱和深潜技术 可用于保护深海军事机密

中国研发500米饱和深潜技术 可用于保护深海军事机密

上海打捞局副总工程师、深潜水研发中心主任黄衍 (宋伟/摄)

  新时社网大连11月20日电(记者 宋伟)中国航海学会学术年会今日在大连海事大学开幕,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副总工程师、深潜水研发中心主任黄衍接受新时社报独家专访时透露,继今年我国首次成功实现300米饱和潜水作业后,相关部门正进一步研发500米饱和深潜作业技术。500米饱和深潜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大深度水下应急抢险和环境救助,以及应对东海、南海经济专属区政治、经济紧急事件的能力,对保护深海军事机密更具有重要意义。

  黄衍介绍,饱和潜水是一种适用于大深度条件下,开展长时间作业的潜水方式。按国际惯例,当潜水作业深度超过120米、时间超过1小时,一般采用饱和潜水。作为唯一一种可使潜水员直接暴露于高压环境开展水下作业的潜水方式,饱和潜水已广泛应用于失事潜艇救援、海底施工作业、水下资源勘探、海洋科学考察等军事和民用领域。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饱和潜水技术研究,据了解,英、美、瑞士、挪威、法、德、日本、俄罗斯等8国已先后突破400米深度。

  今年一月,我国首艘自行建造的具备300米饱和潜水作业能力的深潜水工作母船“深潜号”,首次搭载6名潜水员成功完成实际深度313.5米的饱和深潜。“尽管“蛟龙号”可下潜超过7000米,但通过机械手只能完成简单作业,其主要作用是科学考察。饱和深潜则可以由人来直接进行比较复杂的作业,这是蛟龙号不能取代的。”黄衍比喻,“如果说‘蛟龙号’体现中国深潜技术的‘硬’实力,那‘深潜号’则更多代表‘巧’实力。”

  黄衍表示,发达国家关于饱和潜水的研究已经到达瓶颈期,1988年由法国海军创造的实际饱和深潜534米记录至今未被打破。目前我国采取双线并行策略,主要进行理论研究,同时展开舱船建造。黄衍坦言,参照国外经验,由于500米级别饱和潜水作业面临的问题比300米更加复杂,目前在技术上还需进一步解决“高压神经综合症”和“呼吸阻力”对潜水员的健康影响。

  舱船建造方面,据公开报道显示,今年十月,中船集团第708研究所与上海振华重工签署全球最先进多用途饱和潜水支持船(DSV)设计生产合同,该船将装备全自动双钟饱和潜水系统,可同时搭载24名潜水员分批次进行最大潜水深度达300米的饱和潜水作业,在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均达到目前世界最高水平。

  黄衍表示,尽管推出500米饱和深潜实验尚未有明确时间表,但伴随大型支持船的建成,我国冲击饱和深潜世界最大深度指日可待。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