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华侨 >> 侨务动态 >> 专家谈华侨试验区:突破潮汕藩篱 着眼全球华侨

专家谈华侨试验区:突破潮汕藩篱 着眼全球华侨

  很多人认为,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要打好“侨”牌,充分发挥潮籍华侨数量大、实力强、影响广的优势。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黄赞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仅仅局限于潮籍华侨是不够的,“我们的眼光应该放更长远些,要突破潮汕藩篱,利用各种渠道,吸引在各个领域表现突出的华侨都来试验区投资创业。”  

  黄赞发认为,吸引全球华侨来汕投资创业,我们具备两大条件,一是有传统,二是有感情。“早在汕头开埠时就曾吸引很多华侨前来投资,而且其中不乏福建、梅州等地的华侨。”他说,“潮汕铁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主要发起人张氏兄弟都是祖籍梅县的印尼华侨。”这便是有“传统”,那么何谓有“感情”呢?黄赞发给记者举了两个他亲身经历的例子。早在1989年,黄赞发曾作为潮剧团团长带队赴新加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文化交流。“当时,新加坡的江夏堂,即黄氏宗亲会,主动为演出献花篮,还邀请潮剧团代表去参观他们的平心阁。”他回忆道,“我们通过接触才知道,这个黄氏宗亲会其实是以福建人为主,但是他们特别热情,对潮汕文化也很感兴趣。”

  “我觉得,其它各地的华侨对潮汕地区也是有感情的,我们应着眼于如何去融合,更何况,参与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是商机。黄赞发指出,“无论是海南的华侨,还是福建的、江浙的,都应该是受欢迎的。” 

  那么,应如何利用这两点优势开展工作呢?黄赞发提出,首先是宣传力度要大,要“大肆张扬”,让全球华侨都知道汕头有全国唯一的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其次,要争取国务院侨办和省侨办等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帮助我们“穿针引线”,加强与各地在外华侨的联系。第三,要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等各种渠道,突破潮汕藩篱。“其中,各姓氏的宗亲会是一条很好的血缘纽带,应该大胆启用。”

  黄赞发还强调,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要发挥“文化”这个强项。“要向国家争取相关政策,包括税收优惠、下放权限、简化手续等。”他建议,试验区在文化方面可以开展大胆的尝试,如建设华侨影视城、华侨出版社、华侨演出中心等,还可以建设特色风情区,以南洋风情区作为突破口,打造购物、休闲、观光、饮食、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

  “‘合作’二字也应好好考虑,试验区不仅是拿块地出来与华侨合作,而应该是本地强势产业与他们进行合作。”黄赞发提出,“此外,如何通过试验区盘活小公园文化街区等不在试验区内的项目,也是值得认真思考的。”(孙欣欣)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