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广州11月20日电 题:海外华文女作家:用细腻笔触“冲锋”在华文文坛前沿
新时社记者 杨凯淇
“读者在接触海外华文女作家的作品时,一方面可以看到很辽阔的世界,另一方面感受到很细腻的文风,这是一种十分新鲜的冲击。”新加坡著名华文女作家尤今20日在广州接受新时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19日至20日,由国务院侨办主办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在广州举办。会议期间,具有独特魅力的华文女性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不少作家、学者表示,在世界华文文坛中,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就是海外女作家所掀起的创作热潮。
旅美华人作家陈瑞琳告诉记者,纵观世界文坛的发展格局,多以雄性文学引领风潮,女性作家的创作尚属支流力量。但把目光投向华文文坛,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无论是在亚洲还是北美、欧洲,华文文坛都呈现出‘山花烂漫’的女性风采,甚至是一马当先地冲锋在世界华文文学的阵地前沿。”
知名作家陈若曦曾于1989年在美国发起成立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25年来,协会成员从最初的21人增至200多人。而这只是世界华文文坛中女性作家人数增长的一个缩影。
以严歌苓、张翎、虹影等为代表的优秀海外华文女作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文学热潮,则进一步夯实了这一群体的文坛地位。
在陈瑞琳看来,海外华文女作家的创作,其精神气质及情感表达更看重“人”的本源意义,即“人”在这个世界所承担的各种角色。她们最善于在纷纭复杂的情感世界中,再现“人”的冲突与力量,由此形成了一道女性文学千姿百态又自成方圆的风景线。
作为这道风景线中的一份子,尤今在数十年的文学创作中都十分注重“人”的描写,尤其是游记写作中,她对人物、故事的讲述远多于对风景本身的描摹。在她看来,这样的作品才能够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尤今表示,女性华文创作者之所以在世界华文文学的大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一方面是由于其作品内容独特,相较于过去相对封闭的接触面,现代女性更有机会接触缤纷多彩的世界。此外,女性作家在描写时会有更多细腻的触觉,这跟男性作家粗犷的文风很不一样。
澳大利亚华文作家崖青也表示,一般来讲,海外华文女作家书写的题材男作家也可以创作,但女作家的笔触有自己的特色。“她们有平实、机敏或者婉约的风格,无论是对材料的裁剪取舍,对艺术的细致入微的欣赏和感悟,对个人世界以外的观察思考,甚至是童心不泯的奇思怪想,都使作品不单题材新鲜,而且文字清新、细腻、沉稳,绝无浮躁之气。”
“女性天生对生活环境很敏感,所以海外华文女作家可以在第一时间感知到来自异域的文化冲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计壁瑞告诉记者,正因如此,她们比较容易感受到去国还乡的乡愁,之后也会慢慢扩展到其他领域。
崖青认为,跨文化书写已经成为海外华文女作家的创作现状。大家的生命意识里连接着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既浸染了东方文化又领略了西方文化,不再专注于离散的痛苦,而是体验重塑的惊喜。
“她们能够自由地在‘原乡’和‘异乡’之间巧妙地切换”,陈瑞琳也指出,跨性别、跨国界、跨族群、跨文化的写作方向是近年来海外华文女作家创作的一个新特点。
尽管如此,陈瑞琳坦言,海外华文女作家高涨的创作热情下,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摆在面前,即女性作家的创作将如何肩负世界华文文学的大使命,如何进入到更深重的人类命运的关怀,并展现出“地球人”的广阔视野。“这显然是海外华文女作家在一马当先之后所要面临的历史性跳跃。”(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