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在北京落成,这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展示我国移民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国”字号博物馆。从倡议兴建到最终落成,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历时逾半世纪,馆藏万余件。漫步其中,一部近千年来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历史画卷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
这里,浓缩着华人在海外艰苦打拼、“扎根发芽”的奋斗历程,更凝聚着千万游子对祖国故乡最殷切的桑梓情、最真挚的爱国心。
因侨而起
历经曲折不曾弃
在广州、泉州等侨乡,地方性的华侨历史博物馆已出现一些年头。这座国家级的华侨历史博物馆为何却姗姗来迟?故事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
1960年,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提出倡议,希望在北京建立一座博物馆,用于推动惠及全民的社会教育。
作为毛主席赞誉的“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倾资兴学。兴建博物馆,正是他推广社会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在他看来,“博物馆关系社会教育颇巨”。
为此,陈嘉庚始终身先士卒,身体力行。20世纪50年代,他就在福建厦门主持创办了华侨博物院。在《倡办华侨博物院缘起》一文中,陈嘉庚指出,博物馆“既可以给国内人民公共应用,又可给归国华侨观览,两者皆受其益”,而华侨华人也应为此“尽一部分责任”。
在华侨博物院的开幕式上,陈嘉庚的动情演说更是道出了他主张兴办博物馆的良苦用心。他说,创建华侨博物院正是为了“表达华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深情厚意”,并帮助“国内人民对华侨、侨居地人民的风土人情”有更好地了解,“促进我国与华侨、侨居国的文化交流”。
也正是出于相似的目的,陈嘉庚提出了在北京兴建博物馆的倡议,并专门捐资50万元人民币,用于博物馆的筹建工作。
然而,风云难测。就在提出倡议的第二年,陈嘉庚因病去世,兴建博物馆事宜由此耽搁下来。
改革开放以后,在庄明理等老一批侨务工作者的用心推动下,筹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再次被提上议程。1991年,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专门审议了华侨委员会有关兴建博物馆的报告。
在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兴办开发区的浪潮中,中国侨联曾经一度计划将华侨历史博物馆纳入北京小汤山华侨城的开发项目中。1994年,国家发改委以定额补助投资的形式批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立项建设。然而,由于之后开发区热逐渐降温,博物馆的筹建工作随着华侨城开发项目的搁置而再次陷入停顿。
2001年,在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并开始大规模市政基础设施改造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建议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移至目前所在的北新桥地区,并于2005年7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再次立项建设。
“建设华侨历史博物馆的议题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审议,并作为一个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经历两次立项,这是很少见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黄纪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其中折射的正是国家以及一代又一代侨务工作者对于海外华侨华人的重视与关切。
2014年10月21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在北京正式落成,这一天正是陈嘉庚诞辰140周年。
“看到国家没有忘记陈嘉庚先生的遗愿,最终建成这座华侨历史博物馆,我们非常高兴,这也是对我们华侨的一种关照与尊重。”华人画家司徒乃钟说。
逾半世纪,几经波折,创办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努力从未放弃。落成当天,许多华侨华人专程从各地甚至是海外赶回北京,共同见证这座属于他们的博物馆终于如愿建成。
侨味风情
融入一砖一瓦间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小街。一排古色古香的中式廊房环绕着一栋灰白色的现代建筑,古典与现代在这里完美相融。
据介绍,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2765平方米。根据北京市文物局提出的符合旧城保护原则的要求,博物馆临街的东侧与南侧复建中式平房,与周边旧城保护区的历史风貌融为一体。颇具现代风格的主体建筑则位于西北方向,包括地下2层和地上3层。
作为一座华侨历史博物馆,如何在建筑风格上体现华侨的特色与文化?“这一度成为困扰我们的难题,因为华侨并没有专门的建筑语言和建筑符号。”黄纪凯说。
不过,设计团队很快想出了解决方案。他们广罗资料,搜集国内侨乡以及海外侨居国特有的动物、植物、民俗活动以及文化图腾,并请专业的美术人员以这些素材为基础,创作独特的图案纹饰,绘于复建平房的梁柱柱头与顶棚之上。
北美洲的金斑蝶、南美洲的大嘴鸟、非洲的面包树、潮州的鲤鱼舞、佛山的舞狮、开平的花灯……这些来自各地侨居国、侨乡的自然风物与民俗风情幻化成与众不同的装饰图案,点缀着古朴的中式廊房,为华侨历史博物馆增添了一抹浓郁的侨味。
“从2012年底,我们一共收集了近300种素材,已创作出近50幅图案,目前图案的创意设计工作仍在继续。”黄纪凯介绍,这些图案还在版权局进行了登记,版权专属于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除了建筑细节处的精妙构思外,博物馆的主体展区更是通过大规模的场景复制,全面还原华人移民海外的历史足迹以及生活风貌,使游走其中的观众仿佛就置身于海外华人之间。
琼轮盛商号、泗隆绸缎杂货铺、广元记洗衣店、新中华咖啡馆、亚洲俱乐部……在以“华侨华人在海外·生活篇”为主题的第二展厅,一条蜿蜒的“唐人街”贯穿整个展厅。从华人初到海外时为谋生计的“三把刀”,到他们逐渐融入当地后形成的婚假习俗与文娱生活,再到华人规模逐渐壮大后出现的侨团、侨社和侨校,还有如今华人在海外兴办的各行各业的新发展……一条“唐人街”,穿越历史,如同一幅海外华人社会的“清明上河图”,为观众详实而逼真地呈现着华人海外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条复原的‘唐人街’近600平方米,整个展厅全部采用场景复原的方式,这在其他博物馆很少见。”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展出服务部工作人员吴磊介绍,为了让行走其中的观众能够有更加直观的体验,博物馆还大胆尝试将藏品融入复原的场景中,让观众能够最近距离地感受历史的气息。
中药铺门外悬挂的匾额、洗衣店工人手中的熨斗、华文学校教室里的课桌椅……“唐人街”复原场景中的许多物件都是由华侨华人捐赠的真实藏品。“我们希望能够提供给观众一种最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感受,让观众在这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华人移民海外的历史变迁。”吴磊说。
在这座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一砖一瓦都渗透着浓浓的侨味,一景一物都讲述着华人在海外历经的风雨沧桑。
为侨正名
讲述海外大作为
“观众用正常的速度,参观完基本展厅大概需要2个小时。”黄纪凯介绍,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总陈列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现有4个基本展厅。
展陈大纲打破常规,采用编年体和专题体相结合的形式,以时间为脉络回顾华人移民的历史,又以专题的体例分别展陈华侨华人在海外的生活、在海外的贡献、与中国建设的关系以及中国侨务,从而纵横交错,为观众全面介绍华人移民海外的历史与发展。
在历史的轴线上,从古代的徐福东渡、萁氏东迁,到近代鸦片战争之后的劳工外流,再到改革开放之后的海外求学创业,华人移民海外经历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而博物馆展柜中那一件件珍贵的藏品正是这段历史的直接见证者:四条屏的《番客谣》还在吟唱早期华人“少小离家作番客,今日还乡头已白”的辛酸,4米长的“口供纸”记录着华人早期移民遭受歧视的无奈,美国衣联会在纽约街头升起的美洲大陆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正在讲述海外游子与祖国共荣的爱国心……
远渡重洋,华人不仅在侨居国谋生计,更在努力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中,为当地的建设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而这些故事却大多不为人所知,华人甚至还曾在一段时间内遭受过歧视或不公待遇。
为此,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首次利用一个展厅,专题呈现华人为海外各国做出的贡献与成就,为华侨“正名”,这也成为博物馆的一大亮点。
进入第三展厅“华侨华人在海外·贡献篇”不久,墙上悬挂着的一幅戴着红头巾的妇女画像就会吸引观众的目光。画中的妇女面容淳朴,坚毅的神情中流露着一丝疲惫,似乎刚刚忙完一天的劳作。
“如今,大家都觉得新加坡的城市很美丽,但很多人不知道,新加坡的美丽离不开这群‘红头巾’们。”黄纪凯说。
在新加坡建设初期,一群来自广东三水的妇女来到这里打工,奔波忙碌于各个建筑工地。和洋灰、挑砖块、搬木料……她们不怕苦累,辛劳工作,为新加坡这个年轻的国度打下了夯实的根基。很多妇女没有文化,还写不全自己的名字,然而她们头上戴着的红头巾已经深深印刻在新加坡人的记忆深处。
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还记录着很多这样鲜为人知的故事,许多如“红头巾”一样的华侨华人,曾经凭借他们的勤劳与智慧,为世界各地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影响甚至延续至今:开创新西兰乳制品加工业的是华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首先从事渔业的是华人、家喻户晓的“墨西哥包”最先也是出自华人的巧手……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希望能够邀请各国驻华使馆的工作人员、外国商界人士及游客也来博物馆看一看,在这里了解并感受华侨华人对住在国的贡献,也让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国得到更多的认同。”黄纪凯说。
筹钱捐物
凝聚华侨桑梓情
当年,博物馆的兴建是由华侨倡议而起;如今,博物馆的建成更是汇集海内外华人之众力。
黄纪凯介绍,在博物馆的筹建过程中,海内外华侨华人共捐款4000余万元人民币。目前,博物馆收集的1.5万余件(套)藏品中,绝大部分也都来自华侨华人的无偿捐赠。
在博物馆一层的基础展厅,有一座棕褐色的地球仪格外引人瞩目。它与背后的电子显示屏巧妙配合,向观众立体呈现华人在世界各大洲的具体分布。
据介绍,这座地球仪通身由野生核桃制成,直径近1米,做工精细,耗时3年才完成。它的制作者是一对陕西安康的澳大利亚籍归侨夫妇刘恕滨和赵淑琴。
在从网上获悉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正在征集文物藏品后,刘恕滨夫妇主动与中国侨联联系。“他们与我们素昧平生,但直接就表示博物馆想要收藏什么就从他们的作品中随便挑选,他们都无偿捐赠。”黄纪凯回忆说。
自2005年开始筹建博物馆以来,世界各地许多华侨华人,都如刘恕滨夫妇一样,倾力相助,主动捐赠各自收藏的文物。
“我们这里没有所谓的镇馆之宝,但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一段有关海外华人的特殊故事,都承载着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惦念。”黄纪凯说。虽然相比其他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的文物不一定都价值连城,然而这些从世界各地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小小物件讲述的是一代又一代华人在海外谋生打拼的甜酸苦辣,牵动的是他们对故乡最深沉的情感。
加拿大华人王家明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移居海外,打拼事业。2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完了6本护照。如今,他将这6本护照都捐献给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这些护照完整地记录着我个人的人生轨迹,对我而言意义重大。但我觉得,它们更应该被陈列在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因为它们也是我们这一代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走出去的华人,在海外生存、生活、发展的最好写照。”王家明说。
“在国外生活多年,我们始终不会忘记那种寄人篱下的漂泊感。有时候,相比国内的民众,海外华人对于祖国的热爱和向往或许更为强烈。”司徒乃钟听闻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落成消息,专门放下手上的工作,花了几周时间,从不同国家和地区收集整理了大批司徒家族艺术家们珍贵的书画、雕塑以及摄影作品,无偿提供给博物馆,在临时展厅进行专题展览。
“在国家最苦难的时候,司徒家族的前辈们始终没有放弃对国家深沉的爱意:画家没有放弃画笔、雕塑家没有放弃雕塑的工具、摄影家没有放弃照相机……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司徒乃钟说。
这个曾经涌现出司徒美堂、司徒乔、司徒传(沙飞)、司徒杰、司徒汉、司徒奇等一大批杰出爱国人士及艺术工作者的大家族,为中国近现代的革命进程与建设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落成之际,他们的后人司徒乃钟在此举办家族成员的作品展览,目的也正是传承司徒家族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唤起更多观众的共鸣。
殷殷桑梓情,拳拳爱国心。在这座因侨而起、为侨而建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有太多有关华侨华人的动人故事,等待世人来慢慢倾听、细细品味。(严 瑜)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