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红旗渠精神进清华”—再探红旗渠精神与群众路线

“红旗渠精神进清华”—再探红旗渠精神与群众路线

“红旗渠精神进清华”

—再探红旗渠精神与群众路线

 

  

20141127日下午,以“太行山上通天河---再探红旗渠精神与群众路线”为主题的红旗渠精神进清华报告会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多功能厅举行。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全景,原河南林县县委书记、红旗渠建设总设计师杨贵,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庆,河南省水利厅副巡视员、红旗渠精神研究执行会长燕国铭,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常保利,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中共林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东,红旗群精神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曹永彬,红旗渠精神研究会秘书长李蕾,驻马店团市委副书记魏华伟以及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清华大学团委书记赵博出席。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庆在会上首先致辞,他表示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岁月,是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与红旗渠精神更是一脉相承,两者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旗渠精神研究会秘书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李蕾向在场以“90后”为主的青年学生们生动诠释了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里,林州人为何要修渠,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动力和毅力来修渠;李蕾介绍,修筑红旗渠的日子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几十万人走进太行山,在大山深处的悬崖峭壁上,以坚忍不拔之毅力、人定胜天之自信,用自己的双手,开凿出了一条人间天河。

 

原河南林县县委书记、红旗渠建设总指挥杨贵先生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介绍了红旗渠修建的大致情况。他回忆到,建国后林州经济困难,缺水问题尤为严重,寻找新水源,修筑红旗渠成为燃眉之急。尽管修筑过程困难重重,然而凭借着群众高涨的积极性和豪迈热情,最大困难险阻也能迎刃而解。对此,他指出红旗渠建设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就是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

中共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表示几十万在艰苦岁月创造奇迹的林州英雄儿女,铸就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这一精神融入了林州人的血脉当中,代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林州人艰苦创业,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奇迹。

驻马店团市委副书记、文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清华大学2008届校友魏华伟分享了他在文楼村开展基层群众工作的故事。在艾滋病与贫困严重阻碍发展的文楼村,他走访村民,深入群众,带领村民创业致富。他表示,要在文楼广泛宣传和学习伟大的红旗渠精神,为文楼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全景在报告会上进行了发言,他指出:红旗渠精神是不朽的,回顾总结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他总结了红旗渠成功修筑的三个原因。第一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二是发挥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三则是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决策,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最后,张全景强调红旗渠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并希望红旗渠精神能继续发扬光大。

最后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对报告会做了总结,他表示,红旗渠是伟大的存在,其蕴含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价值会历久弥新。他鼓励清华学子实地走进红旗渠,切体会其独特精神。同时,史宗恺认为红旗渠精神也是共产党人的品质所在,希望清华学子们能够从前辈身上学习红旗渠精神,获取精神营养,对自己的未来能有更加坚定的选择。  本社记者    吕炳臣图/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