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杜小杜”是谁,为何对习奥瀛台夜话诸多细节了如指掌?新时社网检索发现,“小杜”乃是习总“贴身记者”之一,此前在习总对外活动报道中屡屡现身。根据媒体报道,“杜小杜”很可能是人民日报国际部记者杜尚泽的网名。此前,杜尚泽多次跟随习近平出访。在今年9月中旬习总出访塔吉克斯坦、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时,“杜小杜”曾撰写了7篇“跟习大大去出访”的文章。
这位记者所做报道往往兼有严谨正统的传统报道,也有紧贴新媒体属性的细节描述和揭秘。其所写细节描述类文章多署名“杜小杜”,在人民日报旗下微信公号“学习小组”和“镜鉴”发布。下面为人民网于2010年10月28日发布的“人民日报社国际部记者杜尚泽”照片:
人民日报社国际部记者杜尚泽 人民网 雷阳/摄
网络图片
现在,回到11月11日晚,进入习奥瀛台夜话的现场:
能来这个地方散步,奥先生自己估计也没想到。
文| 杜小杜
11号晚上,这个月朗风大之夜,中美历史书里一定会有浓重的一笔。
习奥夜话瀛台,主题是新型大国关系。
原来的安排是这样的:
6:30开始在中南海瀛台散步。随后到瀛台涵元殿小范围会见,然后是香扆殿小范围晚宴,最后是迎薰亭茶叙。计划9:15结束全部活动。
事实上呢?两人谈得特别好,特别深入。每一个环节都大大延迟,原定30分钟的会见持续了90分钟,习大大说,吃饭去吧,不想让客人饿肚子,奥先生说,还想和你谈几个问题。
原定90分钟的宴会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原定30分钟的茶叙,持续了近1个小时。总之,夜里11点多他俩才挥手告别。
(1)先来说说为什么选在瀛台。
这两个字可是乾隆题词。环境好到没得说,配上“APEC蓝”,一个字:美!四面临水,衬以亭台楼阁,好像是古代传说中的瀛洲仙境。
散步的时候,习大大向奥先生详细介绍了瀛台的历史变迁。
习大大说,瀛台建于明朝,在清朝是皇帝批文、避暑和宴客的地方。清朝的康熙皇帝曾经在这里研究制定平定内乱、收复台湾的国家方略。后来光绪皇帝时,国家衰败了,他搞百日维新,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关在这里。
奥先生悟性不错,马上接话说:中美历史上这一点是相似的,改革总会遇到阻力,这是不变的规律,需要我们拿出勇气。
这就明白了吧,选在瀛台的原因之一:
要上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习大大的话画龙点睛: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对理解中国人民今天的理想和前进道路很重要。
扫一扫,关注新时社网《北京观察》公众号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