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 >> IPO“中止”解密:24家中近半受平安证券拖累

IPO“中止”解密:24家中近半受平安证券拖累

  在25日—30日之间,临近更新大限,有7家终止审查。其中一家放弃排队的拟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其撤回材料的原因是想再做一轮增资。

  9月30日,是因中报审计而“中止审查”的企业更新材料的最后期限。10月10日证监会更新的最新审核进展情况显示,在9月25日—9月30日这段更新材料的冲刺期,此前“中止审查”的7家企业,选择撤回材料,终止了上市之旅。

  截至10月10日,中止审查的企业仍有24家,其中有10个项目是平安证券的项目,属于中止审查的情形二,即因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受限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其余14个项目则均属于9月25日前处于正常审核状态的项目。

  有人无奈放弃,有人仍在坚守,也有人终于看到了曙光。

  10月15日,证监会核准了11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这已经是今年6月IPO发行重启后的第5批批文,此前4批已经发行完毕。

  而已经完成发行的企业,还要面临证券业协会的针对新股发行承销的抽查。10月11日,首轮抽查名单出炉,北特科技和台城制药被抽中,主承销商分别为海通证券和国信证券。

  14家中止审查企业忙补三季报IPO

  截至10月10日,7月1日公布的589家“中止审查”(其中568家资料过期)大军已经削减。自568家企业开启2014年中报审计工作以来,7月2日至10月10日,有9家拟上市公司终止审查,再除去受累于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受限的10家,其余已经更新完半年报,恢复到正常审核状态。

  截至10月10日,599家企业处于正常审核状态。还有14家,从正常审核状态变为“中止审查”,主板6家,中小板3家,创业板5家。理财周报记者逐一致电这14家企业,试图了解其上市进度。

  武汉理工光科的内部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肯定是继续推进上市。跟之前大多数企业不一样,我们之前是用截至2014年3月30日的的数据上报的材料,数据6个月有效,到9月底过期,所以“中止审查”,开始三季报的审计。

  资料显示,武汉理工光科刚申报不久,于7月30日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上报证监会。

  据了解,9月30日之前,审计机构已经对武汉理工光科进行了预审,十一假期后正式进场审计。“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的赶。”上述内部人士表示。

  北京正和工程装备的内部人士表示:“我们正常推进上市工作,没有撤材料的打算。”

  而6月27日向证监会提交招股说明书申报稿的广东超讯通信技术同武汉理工光科一样,于国庆节之后就投入到三季报的审计之中。

  理财周报记者发现,上述14家“中止审查”企业提交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均为截至2014年3月30日的数据,因3月30日数据过期而“中止”。麦特汽车服务9月15日被受理后,不到一个月就因三季报审计而“中止审查”。

  9家“中止审查”企业难逃“终止”命运

  2014年7月1日,589家拟上市公司收到“中止审查”通知,同时54家拟上市公司集中撤单。此后,568家拟上市企业抓紧更新2014年中报,至10月10日,有9个项目没有坚持到最后而被终止审查,分别是:广东中迅农科、洁华控股、南京德乐科技、深圳市中盟科技、湖北丹江电力、湖北大通互联物流、上海鸿辉光通科技、博天环境。其中有2个项目的保荐机构是长江证券。

  值得注意的是,在25日—30日之间,有7家终止审查。按照此前监管层的口径,发行人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的,将中止审查;发行人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且逾期3个月未更新的,将终止审查。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不会是为完不成财务资料的更新而终止审查。”北京一位大型券商保代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主动撤回材料一般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果预计全年要亏损,或者基本没有利润,那么肯定要撤回,否则就是浪费上市成本,二是在排队过程中有了其他的融资机会,比如有增资方,或者想去香港、海外或三板上市。

  一家临近9月30日放弃排队的拟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其撤回材料的原因是想再做一轮增资。“我们撤回材料不是因为业绩存在问题,主要是考虑到按照我们目前排队的顺序,要等的时间可能比较长,而这个行业的发展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如果再熬个一年多的时间,我就可能会错过发展的时机,在行业的排名就会受到影响,不如先撤下来,把资金做得跟充足一些,对将来发展更好。”其表示,“我们上市不是为了短期的逐利,把企业做好才是对投资人、对股东最好的交代。”

  无独有偶,万达集团旗下的大连万达商业地产也等不及A股,因香港IPO条件更为宽松而转道港交所。

  发行承销常态化抽查启动

  今年6月IPO发行重启以来,截至10月10日,共有44个项目完成发行。对于负责这些项目的保荐机构的资本市场部来说,还不能完全放松。

  2014年10月10日,证券业协会启动了发行承销常态化抽查工作,2014年6月1日后完成发行的首发项目将纳入抽选范围。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中国证监会将根据完成发行项目情况,分批确定参加抽选的项目名单。同一主承销商6个月内不重复抽取,最近12个月未被确定为检查对象的主承销商优先安排抽选。已参与抽选的项目不再参与下次抽选。

  10月10日下午,首轮接受抽查的名单出炉,北特科技和台城制药被抽中,主承销商分别为海通证券和国信证券。

  上述北京大型券商保代认为,相比于已经进行过5轮的信披质量抽查,发行承销的抽查工作应该相对简单,检查周期也可能会相对较快,“券商资本市场部需要提供一些工作底稿,主要检查两方面,一是看配售对象是否符合券商自己出台的配售对象管理办法,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是不是关联方,二是看剔除价格后,在范围之内的人报价情况,报价时间如何,是否获得公平配售,”其表示,“一个IPO项目从申报到上市成功,可能经历两三年,光信披资料就好几大箱,查起来很费时间。发行阶段全部东西整理起来也就一两个夹子,看起来应该比较快。”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