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华侨 >> 即时报道 >> 云南高僧忍痛亿元拍卖随身佛珠 只为修寺庙

全球每年“懒死”300多万人 懒得动脑容易变傻

懒得拿水杯,用上超长吸管。

  懒得拿水杯,用上超长吸管。

  懒得举电脑,支架来代劳。

  有汽车就懒得走路;能坐电梯就不爬楼梯;网上联络代替当面沟通……种种现代生活催生了很多“懒虫”。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英国一项近万人的调查显示,86%的人出现了比其实际年龄大4岁才会出现的健康问题。究其原因,懒惰造成的缺乏运动和过度肥胖是罪魁祸首。

  世卫组织去年公布,懒得运动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据估算,全球每年因此而死亡的人数高达320万人,且逐年增长。而在南京也有调查显示,近6成的南京人基本不运动,4成的南京人属于肥胖......读完这个版的内容后,亲们请回答一个问题:十一长假就要来临了,你还想“宅”在家里吗?

  A 不看不知道

  南京成年人,近6成基本不运动

  近6成南京人基本不锻炼

  南京市疾控中心曾经对4万多18岁以上的南京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近60%居民体育锻炼频度为1月1次或者不运动。

  4成南京成年人超重

  懒得动,变成胖子也不可避免。南京市18岁社区居民超重率为32.0%(男性为35.4%,女性为29.2%),肥胖率为8.7%(男性是8.0%,女性是9.2%),这样,南京人超重/肥胖率就达到了40.7%。

  平均每天看电视2个小时

  既然不锻炼,那居民又是怎么消磨时间的呢?调查显示,居民用在看电视的时间不少,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为2.04(±1.24)小时。除了看电视,很多人会选择打牌、上网等久坐的娱乐活动。

  B 一看吓一跳

  长期“坐沙发看电视”死得快

  2012年,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比对了运动量与涉及糖尿病、心脏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人口统计数据后,推断在2008年全球总计5700万去世人口中,“坐沙发、看电视”类型的生活方式每年致死超过530万人。

  哎 南京一个女孩小长假“宅”出妇科病

  如今,“宅文化”盛行,不少人喜欢“家—单位”两点一线式地生活,周末更是整天窝在家里足不出户。可这样的结果你想过吗?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曾经接诊过这样的病例:一名南京年轻女孩因小长假一直宅在家里,从早晨就窝在沙发上吃零食玩电脑,持续两天这种状态后,突然头晕腹疼,并伴有发烧症状,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急诊室被诊断为急性盆腔炎。

  懒是一种病!看看你有吗

  懒得动,各类慢性疾病便会找上门。不要小看慢性疾病:统计显示,2013年,南京全市全年死亡数37315人,其中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90%。

  懒得运动 减寿

  “门诊中经常遇到一些三高患者,很多都是缺乏运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倪正说,懒得运动的确不利长寿。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它能缓解压力、强健肌肉、减轻体重等。

  懒得做饭 易患慢性病

  倪正主任说,很多南京人忙于工作喜欢在外就餐,懒得做饭。其实,在外就餐容易导致营养比例失调,精制淀粉吃得太多,肥胖与血糖不稳很快就会出现。即使是盒饭,长吃也容易诱发多种慢性病。

  懒得吃早餐 患消化系统疾病

  南京市中医院曾接诊过一名30多岁的年轻人,近20年不吃早餐,结果导致胆囊炎、胃炎,消化系统整个都乱了。该院专家表示,不吃早饭对胆囊伤害比较大,也会造成胃酸分泌过多,引发各种问题。

  懒得刷牙 可能致心脏疾病

  一个人的口腔里有500多种细菌。南京市口腔医院副院长闫福华教授告诉记者,懒得刷牙,一些细菌毒素经伤口进入血液,到达其他部位,就会使这些部位受感染而发炎,甚至导致心脏疾病。

  懒得收拾屋子 容易过敏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杜长明介绍说,居室中的过敏原常常聚集在窗帘、家具、床上用品、沙发坐垫等处。如果不经常打扫,这些过敏原很容易诱发过敏。

  懒得动脑 容易变傻

  神经系统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有利于健康,因为人的大脑和其他器官一样,都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据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多用脑的人智力水平比懒惰者要高50%。

  建议—

  每天进行半小时“心跳加速”运动

  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建议,每周5—7天,每天累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活动,如快走或者其他相当于4000步活动量的活动,就足以产生促进健康的作用。一般来说,中等强度运动是指感觉呼吸、心跳有点加快,微微出汗。中等强度活动时,用力,但不吃力,可以随着呼吸节奏连续说话,但不能唱歌。

  第一招是以千步为尺,以中等速度步行1000步为一把尺,度量每天的身体活动,各种活动都可以换算为1000步的活动量,日常生活中的中等速度步行,走1000步大约需要10分钟;第二招是要不拘形式,步行或者骑自行车等;第三招是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时间;第四招,用力要凭感觉,自己找适度。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