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 >> 锦江股份30亿定增公关战撇负面 争支持 挺股价

华夏保险成立八年难解巨亏困局 五年亏损超36亿

华夏保险成立八年难解巨亏困局 五年亏损超36亿

  (图片来源:资料图)

  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保险”)今年迎来成立八周年的大日子,但公司境况并不尽如人意。至2013年,公司已连续五年亏损,亏损总额超36亿元,刚刚过去的2014年一季度,公司保费收入骤降四成。

  华夏保险在给中国网财经记者的采访回函中称,“华夏保险作为一家人寿保险公司,强调的是持续发展,永续经营,有其自身盈利模式和发展规律,某一年是否盈利不是判断公司好坏的标准。”同时,其也强调目前公司正在谋求结构优化转型,以破解亏损困局。

  中国网财经记者查阅媒体的公开报道后发现,华夏保险的背景颇深,或与国内资本大鳄“明天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保费骤降四成 万能险占比过高藏风险

  2014年险企一季度保费公布数据显示,寿险行业整体实现了42%的高速增长,但华夏保险的保费暴降四成,仅实现10.39亿元。

  对此,华夏保险回应称“今年第一季度华夏保险以总保费收入297亿元,排名市场第七,其中新单保费收入292亿,同比增长392%,个险新单保费收入28407万元,同比增长157%,已进入市场前十。”

  一个是297亿元的口径,一个是10亿元,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巨大的差异?对此,华夏保险称按照保监会新会计准则,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传统险及通过保障风险测试的分红险及万能险的保费部分。实际上,万能险也是有价值的保费,只是统计口径不同。因此,华夏保费在统计保费的过程中加了万能险。

  根据保监会披露的数据,华夏保险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272.66亿元,加上之前的原保费收入也就在283亿元左右,与其297亿元的口径仍有14亿元的误差。

  万能险本是舶来品,在国外属于保障型险种,产品类型介于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之间,消费者在享受到保障功能的同时,又能分享来自资本市场的收益。然而被引入我国后,便被“改头换面”。演变至今,保障功能几乎可忽略不计,基本上已“沦陷”为价格敏感型的理财型险种。自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由于没有通过风险测试,万能险便在保费统计时被归类为“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而不被视作“保费收入”,足可见保障成分之低。

  此外,为吸引消费者投保,以达到快速吸金的目的,一些保险公司不仅缩短万能险的产品期限,还持续抬高预期收益率(4%至7%),再加上2%至3%的手续费率,总的资金成本普遍高达6%至9%左右,给保险投资、管理及偿付能力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万能险也因此被业界戏谑为“既没面子(保费规模),也没里子(利润)”的保险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万能险高占比引发的连锁反应似乎正在持续发酵,这背后所引发的虚报偿付能力、资金错配等风险正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及密集调查。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