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前员工”疑涉民间集资金额或上亿
夏心愉
日前,一名来自平安银行的消息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平安银行上海松江新城支行有两个客户经理替外面的项目做民间集资,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据其从外围听闻,外部项目本身总的集资金额或已上亿元。
“一个姓乔的客户经理已经接受公安调查了。”该消息人士说,几个星期前“东窗事发”时,两人中曾有一人“躲起来了,连银行上班都不去了”。
据消息人士透露,乔某很可能利用公职身份给社会大众带来的可信任感及其可接触到大量客户的职务之便,推荐了外部融资项目。在其看来这也是一种“飞单”行为,因为很可能有个别客户本应存入银行体系的资金因此流入了民间集资。“要不是做银行的,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融到那么多资金?”
不过,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回应称,据支行长反馈,乔某事件不涉及“飞单”。截至新时社记者发稿,对于该事件的具体情况,平安银行上海分行未给出官方口径回复。
涉事人已是前员工
一名平安银行上海分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从人事关系上,两个客户经理目前已经不再是平安银行员工,其中一人已经主动辞职,另一人已因连续旷工违反了单位人事纪律而被劝退。但对于前员工究竟涉及什么民间业务,该分行人士仅回应要看警方调查结果,他那里尚无进一步消息。
上述消息人士称,该行曾针对涉事客户经理事件发过一个类似于处分的通报,不少人收到过此邮件。据他听闻,乔姓客户经理与外面的民间金融机构有勾连,也有一定可能将职务行为所接触到的人士介绍去参与了外面的投资。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随即赶赴这两名“前员工”曾经供职的平安银行上海松江新城支行,询问关于乔姓客户经理事宜,发现支行员工言谈间把乔某称作“乔行(长)”。一名支行员工表示,乔某原系该支行管对公业务的领导层人士。上述消息人士亦称,若不是此次事件,乔某已经拟任该支行副行长了。乔某因客户关系熟络、业务能力较强而颇受器重。
对于乔某离开银行后的去向及此前是否有“飞单”替外部项目集资的询问,支行员工均表示“不清楚”,也称至今尚无民间投资人找上门来。
“业务私生子”谜题
对于平安银行此事件后续调查结果,《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将继续追踪。但事实上,平安银行不是个案。近年来,银行员工利用公职身份及可接触到大量投融资信息的职务之便谋“外部项目”的事件频发:情节轻者仅是个人行为,为外部投资项目做个推荐;情节重者则是从支行领导到业务员均串通,甚至发生私用银行公章行为,造成银行信用予以担保的假象。
早前,工行、华夏、民生、浦发等银行基层支行均被媒体爆出前员工私售产品或涉诈骗融资等事件。而平安银行本身,不久前才发生过该行宁波分行营业部前管理层人士陈某卷入担保民间高息借款事件。《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宁波市江东区法院查询获悉,有数起民事借款纠纷案件,均为自然人起诉陈某讨要欠款,平安银行宁波分行作为担保人被追加为被告。
近年来,银行(前)员工外有“业务私生子”现象为何屡屡发生,不只中小银行有此事件,就连国有大行都无法幸免?
一名大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从时间段来看,货币投放的消化期中,银行风险管理从严,一大批行业在银行获得贷款难度加大,导致其通过其他金融机构,甚至民间金融形式融资。一来,一些私募机构或民间资产管理公司接触有效客户渠道有限,且不易被客户信任,致使一些机构试图以高额代销奖励或居间人费用“收买”银行工作人员;二来,不少支行人士本身过于“八面玲珑”,深度介入民间金融机构,用职业身份获得投、融资客户双方信息并进行某种私下撮合,干起了“掮客”的活以牟私利。
“当民间的、私募的一些项目到期兑付发生困难,这些私下违规行为就会逐个浮出水面。”上述大行人士说。
从银行管理来看,也有分析人士认为,银行总—分—支行管理链条过长使得基层行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都偏大,而绩效考核中的业绩占比较重又难免弱化了员工对合规、风控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视程度。“银行从入职招聘到基层领导任免都首先看有没有足够的客户资源”。
针对此,一些地方监管部门已开始要求银行要进行科学转型,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绩效考核指标,将合规、风控、创新成效和客户满意度等内容作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弱化当前业绩考核占比过重的现状。
在行业监督举报方面,上海银监局去年开始要求各银行建立银行业基层机构、员工私售产品和参与民间融资等不规范经营举报电话。上海银监局投诉电话和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投诉电话也将一并受理实名投诉举报。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