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台湾 >> 宝岛万象 >> 台南涉包庇色情业者 台南员警收押

首届唐奖汉学奖得主余英时不把学问知识当求名求利求权力工具


   新时社网(微博)6月21日讯  获得首届唐奖“汉学奖”的余英时20日表示,他数十年对学术的追求坚持不辍,对社会的关注也始终如一。他强调,这是知识分子应有的态度。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余英时接受专访时谦虚的说,要归功于香港新亚书院和台北中研院这些“老同辈”。他也一再谦虚的告诉媒体,“电话访问就可以了,不要跑来(新泽西州)。”

   余英时说,他没有其他目的,始终是“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这是基本态度,是一生的坚持。他说,他“不把学问或知识当作工具,求名求利求权力,这是我坚守的原则”。他说,做的好坏,是别人的评价;“支持我得奖的人很多,但是背后骂我的人也多的不得了。”

   1973至75年,他担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后来有机会担任大学校长,但是我谢绝了,我觉得没有这个能力。我真的没有能力去应付人事,只能做学问。”于是回到哈佛大学教书,把精力放在可以发挥正面效果的工作上。他说,“金钱,权力,最后都不是你的。”

   余英时从不涉入政治,但一向关注政治,因为“这与我们的价值有关”,所以早在“美丽岛事件”时,他即投书《纽约时报》声援台湾的民主运动。他与台湾的关系很密切,“我的老师钱穆先生后来在台湾定居,我与‘中央研究院’也有很深的关系,台湾的学生也非常多。”他说,他希望“任何华人土地都能得到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这是普世价值。

   余英时说,如果自己不谨慎、不坚持,“一切被钱引诱,一切原则都放弃,那根本就完蛋了,连‘人’都谈不上了。”他说,人不能是纯经济动物,“奖金如果在考虑范围里,那我就不成为余英时了”。余英时说,“唐奖”基金会希望他亲自领奖,他也6、7年没到台湾了,所以近期可能有台湾之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